财新传媒
2019年10月13日 22:57

五分钟经济学 | 超载为何屡禁不止?

 

提要 作为治理超载的短期解决方案,我们认为政府应该采取“胡萝卜+大棒”的双重治理手段,一方面降低卡车司机合法运营的收费,另一方面加大卡车司机超载的查处力度,最终让不超载更有可能成为卡车司机或者运输企业的最优选择。   无锡高架侧翻导致了3死2伤的惨剧,同时也以这样一种极端的方式,再次让卡车超载这个老问题引起了国人的高度关注。人们首先是想了解事故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而以此为基础,更加重要的事情则是...

阅读全文>>
2019年08月31日 14:07

五分钟经济学 | 再谈马的历史意义

 

提要 随着铁路、轮船、飞机等远程交通工具的出现,马作为病毒交换工具而在人类历史上的重要性也永远地消失了。 昨天的文章讲了从病毒传播的角度讨论了马在人类演进史中的作用。今天,根据有些读者的反馈,做点补充。   首先是推荐一本好书《枪,病毒与钢铁》(Guns,Germs,and Steel)。虽然早就听过这本书,但一直没有翻过。 昨天听了别人的介绍,于是就找来看了这本书的英文原版,皇皇巨著也。虽来不及细看,但...

阅读全文>>
2019年08月31日 13:43

五分钟经济学 | 马,病毒,国家

 

提要 马,病毒,国家,从这三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名词,或可梳理出人类社会演化、国家的疆域大小以及治理方式的基本逻辑。 马,病毒,国家,将这三个名词放在一起,颇有点风马牛不相及的感觉,但本文分析将表明,以这三个名词为线索,或可梳理出人类社会演化、国家的疆域大小以及治理方式的基本逻辑。   一、马的驯服扩大了国家规模   走出非洲之后,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繁衍,不再是简单地适应自然,也开始...

阅读全文>>
2019年07月22日 14:14

五分钟经济学 | 徐达大概的确死于白马汗

提要 尽管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徐达死于白马汗或蒸鹅肉值得怀疑,但从信号传递角度看,徐达大概的确是死于白马汗或者蒸鹅肉的。 根据中医的说法,背生疮疽,讳吃鹅肉,而遇白马汗也是必死无疑。所以,关于大明元帅徐达之死,历史上有两种传说。其一,徐达生病,朱元彰故意赐白鹅给他,徐达吃鹅肉背疮迸发而死;其二,徐达生病,洪武骑着白马去看望他,然后饱含深情地拿着饱浸白马汗的毛巾给徐达擦伤,结果也是徐达背疮迸发而...
阅读全文>>
2019年07月20日 16:57

五分钟经济学 | 卢绾何以封王?

提要 卢绾没有赫赫战功,却为何被刘邦封为异姓王?谜底可能是“君权神授”,具体来说有两点: 第一,卢绾编造并传播了很多故事,成功地将刘阿季塑造成了真龙天子,因而将卢绾封王是对其在宣传战线上卓越贡献的合理奖励; 第二,卢绾与刘阿季同年同月日同里出生,阿季做皇帝,卢绾做燕王,更能显示此年此月此日此地之尊贵。   不管是看《史记》、《汉书》之类的正史,还是看《楚汉传奇》之类的电视剧,卢绾都是一个非常有...
阅读全文>>
2019年06月11日 13:38

五分钟经济学 | 慕课如何影响社会不平等?

 

提要 教育机会不均等是导致收入不平等的关键因素; 慕课有助于消除“组间”不平等,却会加剧“组内”不平等。   诸多研究表明,教育机会不均等是导致收入不平等的关键因素;由于中国的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高度集中在城市或者少数发达城市,中国的收入不平等就主要来自于“组间差异”,即城乡差距和地区差异,而不是来自于“组内差异”,即城市内部或者乡村内部的差异。   在传统情形下,空间距离、交通...

阅读全文>>
2019年06月10日 14:16

五分钟经济学 | 教师的慕课竞争

 

提要 教师提供慕课,本质上是将授课从服务或“易耗品”转化成了数字化的、可以储存并低成本传播的“耐用品”,由此产生的“自我替代”效应会制约教师的慕课动机;但教师之间慕课竞争又会产生替代他人的“抢生意”效应,这会强化教师的慕课动机。   上一期讨论了高校的慕课竞争,认为好大学更倾向于提供慕课,因为这可以向社会传递它是好大学的信息。   考虑到高校提供的慕课最终都是由高校教师承担和完成的,本期...

阅读全文>>
2019年06月09日 14:11

五分钟经济学 | 高校的慕课竞争

 

提要 好大学提供慕课的边际成本低于差大学,慕课由此成了好大学的信号发送工具。 高校之间慕课竞争的结果是:好大学提供慕课,差大学不提供慕课;进而好大学更好,差大学更差。   在传统情况下,每个大学的教学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俱乐部公共品”(club public good),即对在校师生而言,这些资源既没有排他性(nonexcludability),也没有竞争性(nonrivalry)。   非排他性的含义是,他们可以自由地去图...

阅读全文>>
2019年05月30日 18:01

五分钟经济学 | “备胎”经济学

 

提要 “备胎”有两种基本的功能: 一是可以“一夜转正”,即便综合性能差一点,但可以防止整个体系的瞬间瘫痪或者崩溃; 二是可以压缩瓶颈部件供应商的租金。 从产业链视角,政府应该补贴那些外国瓶颈部件供应商的“备胎”竞争者。   近期最具震撼力的事件,无疑是美国政府开始动用各种手段绞杀华为。面对绞杀,华为当然不愿坐以待毙,除了提前囤货,最引人注目的是华为数年前在“极限生存假设”下开始的各种“备...

阅读全文>>
2019年05月23日 23:43

五分钟经济学 | 理解时局和未来的经济逻辑

提要 当今世界是一场充满了不确定性的大变局,不确定性中的确定性是,霸权是无法贸易的。 大变局的一部分很像是金庸先生笔下的玲珑局,而美丽岛则是纠缠复杂的棋眼所在。   风云乍变,灰犀牛横冲直撞,黑天鹅漫天飞舞,地球村里弥漫着不确定性带来的恐慌。本文为理解时局和未来提供一个极简的经济逻辑。所谓极简,不是说文字很少,而是中间涉及到很多方面,每一处都只能蜻蜓点水,说个大概。   不确定性意味着,你不知...
阅读全文>>
2019年04月16日 10:04

五分钟经济学|一票否决制的经济分析

 

提要 一票否决制是一种带有“连坐”性质的考核机制。 它会产生两种相反的激励效果:一是强化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监督,进而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二是会弱化团队各成员在常规业务上的积极性。 对小单位,正面效应可能占优,但对大单位,负面效应将会占优。   在任何社会,只要存在上级与下级之间的分权和代理,就必然存在业绩的考核问题。所谓考核,说白了就是上级要看看下级是否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任务,或者下级...

阅读全文>>
2019年03月23日 17:53

课本变薄,负担加重《五分钟经济学93》

《五分钟经济学》,是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寇宗来教授推出的经济学系列作品,旨在用通俗的语言、丰富的案例,阐释经济学的思维逻辑和分析方法。

提要


有点悖论的是,作为短期的权宜之计,要为中小学生减负,也为中小学生家长减负,反而应该增加学生的在校时间,也让正规课本变得厚一点、重一点。

中小学减负从来都是一个牵动千万家庭也颇具争议的话题。


具体来说,争议主要聚焦在...



阅读全文>>
2019年03月02日 12:47

五分钟经济学|选优评审,哪种评分机制最合理?

 

提要 本文考虑了委员会投票时不同投票机制的优劣,并认为一种两步序贯评分机制可能是表现最好的: 首先以“序数”评分选优; 然后,若“序数”评分出现“并票”,再使用百分制评分的“基数”评分选优。   不管是学术论文选优,还是各种项目评审,都不可避免地牵涉到如何打分,以及如何评分加总的问题。   针对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打分和加总方案,对于避免两种类型的偏误,即“去真”错误和“存误”偏误都是...

阅读全文>>
2019年03月01日 12:46

五分钟经济学|监管套利与中国信用评级市场的反常现象

 

提要 在信用评级方面,中国市场有一个显著的“反常现象”:一旦投资人付费的中债资信对某个企业给出了更低评级,其他发行人付费机构不但不会跟随,反而更有可能调高后续评级。 本文从“监管套利”的角度对此“反常现象”进行了理论分析和经验检验。   2008年以来,美国的安然欺诈、次债危机以及中国的“超日债”违约等一系列重大事件,让资本市场对债券评级机构的可信性产生了严重质疑。   许多学者指出,在主流...

阅读全文>>
2019年02月27日 14:22

论语义贯(2)

 

【按:按照《论语》段落的理解争议,我们处理方法也有差别。凡是理解没有歧义的,我们仅做简单阐释;但对于理解有重大歧异的,我们则会进行较多的解释和辨析。   同时,为了方便对照查阅,我们按照《论语》章节-段落做了编号。举例而言,《论语》第一篇为《学而》,而《学而》第一句,即“学而时习之…不亦君子乎?”就对应于编号『1.01』。   而在翻译的时候,为了语言简洁,凡是现代汉语直接可以明白的,就不做翻译,...

阅读全文>>
2019年02月25日 17:24

论语义贯(1)

自古以来,关于《论语》的解读可谓汗牛充栋,从程树德编纂的《论语集释》可见一斑。   之所以如此,或许是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成了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因而掌握《论语》阐释的“话语权”就变得至关重要。   但《论语》大多只是记述了孔夫子日常生活中的片言只语,却对当时的环境没有什么交代,这就给后人理解孔夫子的观点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再者,《论语》是以古汉语写成的,而古汉语言约义丰,通假,断...
阅读全文>>
2019年02月19日 16:01

西游之权力的游戏|西游妖精们的生死与后台

 

贯通“西游记之权力的游戏”的整体逻辑,剩下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是探讨西游折子戏中的妖精。   按照观音大士的安排,整个西游折子戏的核心线索是唐僧师徒五人西天取经的九九八十一难,而每一难之所以称为“难”,必然是要有“麻烦制造者”的。   有少数几回,大佬们亲自客串表演来制造麻烦。比如前面已经提到的,黎山老母、观音菩萨、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装成一娘三女儿,以考验圣僧禅心的名义,与八戒出演了一出令人忍...

阅读全文>>
2019年02月14日 17:23

翟天临道歉,他的学霸人设为何能维持这么久?

提要 翟天临之所以能够在很长时间内维持自己的学霸演员人设,是三种集体行动的逻辑,即“公共品效应”、“公共地悲剧”和“反公共地悲剧”,相互交织作用的结果。   上篇文章已经提到,就像小说《尤利西斯》通过描述几个人一天的所经所历而透视整个社会一样,翟天临事件也为经济学透视社会现象提供了绝佳的机会。需要强调,本文章无意于扒八卦,而是通过各种案例,阐释经济学在现实中的应用。   但是,既然这是一个一沙...
阅读全文>>
2019年02月13日 18:34

五分钟经济学|翟天临事件的经济分析

 

提要 给定北大光华代表了中国最高水平,一旦发现持有北大博士后原来不学无术,人们就会有推测,那些从比北大差的学校毕业的博士们,岂不是更差了? 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乎,有学无钱的好事者们就开始与翟天临死磕,最终的目的当然是“清理门户”,一定要将这种“假博士”清理出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博士文凭真正成为“学识”乃至“智商”的信号发送机制。   最近几期,一直在“不务正业”写《来话西游之“...

阅读全文>>
2019年02月12日 14:58

西游之权力的游戏|观音为何将龙马三太子选入取经团队?

 

西游取经团队中还有一个重要成员,即唐僧的坐骑白龙马。所谓白龙马,实际上不是马,也不是白马,而是意马,是玉龙,是飞龙,是龙马三太子,是八部天龙马,是八部天龙广力普萨。同样,为表述方便,就称呼他为白龙马好了。   话说观音菩萨领了佛老旨意,带着木吒去安排西游折子戏的具体细节。先是在流沙河选好沙和尚,在福陵山选好猪八戒,下来就轮到了白龙马了。   这白龙马原本是西海龙王三太子,却“败家子”样,“不...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