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提要
教师提供慕课,本质上是将授课从服务或“易耗品”转化成了数字化的、可以储存并低成本传播的“耐用品”,由此产生的“自我替代”效应会制约教师的慕课动机;但教师之间慕课竞争又会产生替代他人的“抢生意”效应,这会强化教师的慕课动机。
 
上一期讨论了高校的慕课竞争,认为好大学更倾向于提供慕课,因为这可以向社会传递它是好大学的信息。
 
考虑到高校提供的慕课最终都是由高校教师承担和完成的,本期讨论哪些高校教师更愿意提供慕课?
 
具体而言,我们需要探讨高校教师提供慕课有什么的收益,有什么的成本?或反言之,不提供慕课会对他们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首先,我们暂且忽略高校教师之间的策略竞争,并主要从慕课成本的角度,考虑一个“代表性”教师的慕课选择。
 
很多人可能认为,慕课成本就是课程的录制和数字化成本以及后续的维护成本,但实际上,对提供慕课的高校教师而言,更大的成本是由此造成的“自我替代”和需要不断创新的压力。
 
授课在本质上是师生之间的“传道受业解惑”,而要避免授课变成学生们非常讨厌的陈词滥调,教师必须做到差异化:要么授课对象不变,而课程内容发生改变;要么课程内容不变,而授课对象发生改变;或者课程内容和授课对象同时发生变化。
 
在前慕课时代,授课是教师在特定时间、特定空间向特定对象提供的服务,也可以将其视为教师向学生提供的没法储存的“易耗品”(perishable goods)。
 
正因如此,对应于特定的课程,教师只要好好备一次课,就能够做到“一劳永逸”,因为即便上课内容保持不变,但不同届别的学生却是常换常新的,同样的笑话,只要对不同人讲,总是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
 
慕课极大地改变了授课的性质。一旦变成慕课,授课就不再是一次性的服务或者无法储存的易耗品,而是变成了数字化的、可以储存并低成本传播的“耐用品”。
 
根据诺奖获得者罗纳德·科斯的分析,与易耗品相比,耐用品有一个显著的“跨期替代”问题,耐用品一旦“售出”,就会在“二手品”市场上再提供,进而会制约耐用品垄断者的市场力量。
 
电脑软件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一旦软件以光盘的形式卖出,购买者不但不会再次购买,而且还有可能将其复制给其他人,这两种效应都意味着,今天出售的耐用品会对明天的销售构成制约。
 
类似地,一旦高校教师将自己的课程变成慕课,这种数字化的“耐用品”就可以长久地、独立地存在于市场之中,由此产生的一个效果是,尽管高校教师只是针对其所在学校的某一届学生录制了慕课,但从原则上讲,未来的学生都可以提前看到相关的慕课内容。
 
这就意味着,在慕课时代,教师授课要实现差异化就必须向陈寅恪先生看齐:别人讲过的不讲,否则会被认为是“拾人牙慧”;自己讲过的不讲,否则会被认为是“陈词滥调”。很显然,慕课者要实现上述差异化要求,就必须不断创新,要么不断地更新内容,要么不断地开发新课程。
 
根据上面的分析,某个教师参与慕课所产生的“自我替代”效应越弱,他将越愿意开发慕课。由此至少可以得到两个推论:
 
一是那些授课内容与现实紧密相关的教师具有较强的慕课动机,因为他们可以随时根据丰富多彩的现实案例来更新课程内容,慕课对他们的授课实际上并不会产生太大的更新压力;
 
二是即将退休的教师具有较强的慕课动机,因为一旦退休,他们就不用上课,自然也就没有更新课程的压力了。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那些从事前沿研究的教师是否更愿意参与慕课并没有确定性的结论:
 
一方面,因为从事前沿研究,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随时更新课程内容,即慕课的产生的“自我替代”更弱;
 
但另一方面,正因为他们具有很强的科研能力,故与那些科研能力弱的教师相比,将同等的时间花在录制慕课上,他们所放弃的科研成果会更多,即他们录制慕课的机会成本更高。
 
接下来,我们以“代表性”教师的分析作为基准,说明引入高校教师之间的慕课竞争会增强他们的慕课激励。
 
按照上面的分析,如果不考虑策略性互动,许多教师可能会因为自我替代效应而不愿意参与慕课,但引入同行竞争会产生一个“抢生意”效应:这时候制作慕课不光会自我替代,还会替代别人,或者说防止被别人替代。
 
在传统授课方式下,同样一个课程有很多授课老师,而不同的班级好像是相互分割的地方市场,尽管不同教师的授课质量有高有低,但相互之间基本上井水不犯河水,并不存在直接的竞争关系。
 
特别地,即便老师A的学生知道教师B上课更加充实有趣,他们也没有办法“弃暗投明”。但在慕课时代,情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通过慕课,好老师有可能会吸引到本来属于其他老师的学生,而课程内容越标准化,这种“抢生意”效应就越是激烈。
 
慕课对标准化课程会产生何种影响,是一个特别值得探讨的问题。
 
以高等数学为例,在很多学校,这门课程所采用的教材以及所涵盖的内容都都大同小异,因而在原则上可以出现这样的情况:
 
首先是一位学识和授课水平双高的名师制作了一门高等数学的慕课,然后,本来分别由许多高数老师分班授课的成千上万的学生,现在都可以共同选修这位名师的慕课,而原来分班授课的众多高数老师,要么失业,要么改行,要么只能充当这门慕课的习题课老师了。
 
《五分钟经济学》,是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寇宗来教授推出的经济学系列作品,旨在用通俗的语言、丰富的案例,阐释经济学的思维逻辑和分析方法。
话题:



0

推荐

寇宗来

寇宗来

140篇文章 78天前更新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主要从事产业经济、创新与知识产权、互联网、公司金融等方面研究。 “经济学家不能光做严肃的学术研究,还要普及好的经济学。” 《五分钟经济学》系列作品,旨在用通俗的语言、丰富的案例,阐释经济学思维逻辑和分析方法。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来谈经济(ID:FININD)。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