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提要
读《道德经》五千言的感受,一言以蔽之,大概就是“‘老子’天下第一”,因为这最能体现中国人的聪明与智慧以及权谋与厚黑了。
从诸子百家到汉明帝白马驮经之后,儒释道“三圣合一”就成了中国人的基本精神,儒家讲入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佛家讲出世慈悲与解脱,而今天要参照《道德经》而着重讨论的道家(不是指画符洒水除瘟驱鬼的道术),却是最能体现中国人的聪明与智慧,权谋与厚黑的。我读《道德经》五千言的感受,一言以蔽之,大概就是“‘老子’天下第一”了。
说“‘老子’天下第一”,首先是因为《道德经》充满了至高的智慧。按照我一个习佛的朋友的说法,老子至少已经达到了十地菩萨的境界,所以,套用佛家的话,《道德经》中的智慧,可以称得上“般若”了。
按照之前在《来话西游之权力的游戏》中的解释,以《西游记》为蓝本,套用文学社会学的分析范式,则可以得出结论,中国古人早就将老子即太上老君即道德天尊看作东来佛祖即未来佛即当来下生佛弥勒尊佛了。
所以,“‘老子’天下第一”换个说法,就是西方极乐第一尊。且看《道经》开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如果将这些话插入到《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或者《金刚经》之中,大概是不会有任何不自洽或者显得突兀的感觉的。
尽管很多人认为道家将清静无为,而《道德经》中的确也有很多关于“无为”的描述,但很显然,在道家谱系中,真正讲清静无为的是庄子,而老子则是以无为行有为之事,即无为乃是术,而有为乃是道。“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由此可见,说老子比孔子更加入世是没有问题的。孔夫子入世,宣告天下,知其不可而为之,周游列国如丧家之犬,与老子倡导的策略性入世相比,实在是蹩脚之极了。
论语中有段话: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意思是说,孔夫子到卫国,拜见了那个可以通过吹枕头风而让卫灵公言听计从的南子,这让子路同志非常的不高兴,因为他觉得与孔夫子平时的道德教诲并不一致。大概是因为半道入孔门,且与孔夫子岁数差别不大,子路同志应该是当面质问这是怎么回事,孔夫子有口难辩,只能通过对天发誓予以否认了。
相比而言,同样是为了入世,那些有道家风韵的人就高明多了。很古代的著名的例子是姜太公,他以直钩钩垂钓于渭水之滨的做法,其所垂钓者,不是水中游物,而是鼎定九州的武王伐纣。
更近一点的例子则是那个据说会奇门遁甲和木牛流马的诸葛亮了。“躬耕于南阳”的他,一方面号称“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但另一方面却对天下之事了如指掌,还让水镜先生司马徽逢人便说,“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这之后才有了刘皇叔三顾茅庐以及《隆中对》之三分天下计了。
老子看问题,因为有“动见”而富有“洞见”。“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一旦大家都觉得某个东西好,这个东西就不好了。这就好像是炒股票一样,一旦大家都觉得是好股票,那就不是好股票了。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所谓破“四惟”,就是说“帽子”漫天飞,但帽子下面到底藏了多少干货,却是令人怀疑的。几年前,风行一时的“钱学森之问”很能说明问题。
进一步,“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也是动态转化的。没有好,就没有坏;没有丑,就没有美;没有不肖之子,就没有贤孝子孙;没有一问三不知的昏官,就不知道危难时刻精明难干有为担当对国家有多重要了。
人们或许疑问,既然有好坏,有美丑,有忠奸,何以不在两者选择好的,美的,忠的?老子在《德》经中回答是,“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也就是说,在太平年代,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即便是可以驰骋千里的汗血天马也无立功的机会,只能做拉着粪车去肥田的农桑之事了。对于利欲熏心的不知足者而言,这当然是最为无聊也不愿看到的局面了。
《鹖冠子·世贤第十六》中记载了一个带有寓言色彩的故事最能说明防与治的辩证问题。当年魏文王问扁鹊,你们弟兄三个都是医生,那谁的水平最高?扁鹊回答说,“我大哥最牛,二哥次之,而扁鹊我是最差劲的了”。鉴于扁鹊的威名,魏文王当然很好奇这是什么原因。于是扁鹊道出了个中天机:“我大哥通过观察人们的神态,可以防病于未然,因而只有我们家族的人知道他会看病。我二哥可以在人们发病初期就能够将其治好,因而只有乡里乡亲知道他会看病。而扁鹊我做的事情,则是等到人们病的不行了,给他们“镵血脉,投毒药,副肌肤”,因此反而在全国各地都很出名。
若将这个故事的逻辑进一步推演,就可以得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的结论。究其本质而言,这也就是马克思讲的“异化”的道理。本来医术的发展是为治病的,但现实的运行结果却有可能是,没有病患就没有医药公司的利润。没有关公的义薄情天,也就有没有华容道的捉放曹了。
本来杀毒公司是防止电脑病毒的,但如果没有电脑病毒的流行,杀毒公司也就经营不下去了。以前曾分析过,一旦360承诺了终身免费杀毒之后,人们几乎没有再看到过诸如CIH、熊猫烧香之类的大面积电脑病毒了。
对应到我所在的专业领域,本来数学工具以及计量方法是用来帮助人们刻画经济问题,但在“假装是科学”的大背景下,人们为了追求数学刻画的“精确性”以及因果关系的“可识别性”,最终只去关注那些可以被数学化或者可以被因果识别的小问题。由此导致的结果是保罗所批评的“将数学之美当作真理”(take mathematical beauty as truth),或者像安格斯·狄盾所批评的“让经济学分析琐碎化(trivialized)”。
《德》经中有句名言,“治大国如烹小鲜”。有个上过百家讲坛的“很有学问”女教授将其解释为治大国很容易,这肯定是有问题的。对此,还是王弼所注的解释最为精到,“不扰也。躁则多害,静则全真。故其国弥大,而其主弥静,然后乃能广得众心矣”。
倘若以经解经,则是“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简单解释一下就是,做事要不折腾,不要贪大求洋,细节决定成败,当且仅当把每件“小事”都认认真真做好了,丰功伟绩也就自然而然了。
那何以如此呢?老子给出的方案是,“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但颇为吊诡的事情是,“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究其原因,大概就是进退之间,交相争利,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
更加具体的原因是,“知不知,上;不知知,病。”这句话的解释历来有争议。一种说法是,知道自己不知道叫做高明,而不知道自己知道是有问题的。但这是不符合老子所述的“权谋”之术的。
或许,更加正确的解释是,“知道了而装着不知道,那叫做高明;而不知道装这个知道,那就会有毛病了。”这种解释的核心在于一个“装”字。的确,很多事情之所以搞砸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装”,这既有可能是“有知而装”,希望通过“瞒天过海”而获得“不义之财”,也有可能是“无知之装”,也即老右派哈耶克所批评的“致命的自负”。
《五分钟经济学》,是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寇宗来教授推出的经济学系列作品,旨在用通俗的语言、丰富的案例,阐释经济学的思维逻辑和分析方法。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