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解读折子戏《西游记》作为《权力的游戏》的本质,必须找到合适的切入口。这个切入口,不是唐僧,不是悟空,不是如来,不是观音菩萨,当然更不是八戒、沙僧和白龙马之类的龙套演员。解读《西游记》,最大的发现乃是菩提祖师、太上老君和弥勒尊佛的“三圣合一”。

一旦知道了吴承恩暗设的这个通关秘籍,《西游记》中的各种疑惑乃至自相矛盾之处就会自然地迎刃而解。

比如,每个人读西游记,都会好奇和疑惑,孙猴子的授业师傅到底是谁?

进一步,人们也会疑问,为何大闹天宫时,猴子的本事那么大,而后来却被一个个妖怪欺负得很惨?

再比如,猴子大闹天宫时的老君,能力简直弱爆了,但看到青牛精有多厉害,你就知道太上老君实际上法力无边。这种这种明显的前后不一致,到底是怎么回事?

在整本《西游记》中,孙猴子的授业师傅以“菩提祖师”或“祖师”的称呼,只出现在第一回和第二回中,此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

稍后会讲,这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特征本身就是非常蹊跷的。

作为分析的起点,来看菩提的出场。话说孙猴子离开东胜神洲,一路求仙问道,经过南瞻部洲,最终到了西牛贺洲,遇到了唱着仙歌满庭芳的樵夫,这才在他的指引下,有幸见到了菩提祖师,开始了拜师学艺的过程。

因为牵涉到文字分析,将开始这段话原文引述如下:

猴王道:“但望你指与我那神仙住处,却好拜访去也。”樵夫道:“不远,不远。此山叫做灵台方寸山。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那洞中有一个神仙,称名须菩提祖师。那祖师出去的徒弟,也不计其数,见今还有三四十人从他修行。你顺那条小路儿,向南行七八里远近,即是他家了。”

从这句话,很多人认为猴子的师傅是“须菩提”,即佛陀十大弟子中解空第一的须菩提尊者。大概有几个理由支持这种论断。

第一,当然也是最强的证据,即上段引文中明明白白写着“那洞中有一个神仙,称名须菩提祖师。”

第二,读过《道德经》和《金刚经》的人,或许可以感觉到,《道德经》中“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说法,与《金刚经》关于名实不住于相的讨论,虽不可相提并论,但至少还有一点点相似之处,故说须菩提亦道亦佛也有些道理。

第三,猴子学成下山之后,再也没有见到、也没听到谁提到过这个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以及由此出来的不计其数的“那祖师的徒弟”。

由此似乎可以推断,此山此洞乃是幻化之所,而这种把东西化于无形的能力,也与须菩提的特性比较一致。

据说,须菩提出生时,家中所有的财宝、用具都忽然不见了,因此取名为“空生”。

第四,他给孙猴子起个名字,叫“悟空”,似乎也符合其“解空第一”的称号。

但是,我们可以找到更加确凿的证据来否定孙猴子师傅是“须菩提”的说法。

很有意思,否定这种说法的直接证据,首先是来自语言学的。

注意到,“须菩提祖师”的提法以后再也没有出现过,而“菩提祖师”出现过一次,“祖菩提”出现过一次,其他67次则都只是简称“祖师”。

《西游记》成书于明朝,而那时候的人,经常要在某个人称号之前加上个“须”字,表示“必须”。

因而,“那洞中有一个神仙,称名须菩提祖师”,不是说那个神仙称为“须菩提祖师”,而是说“必须”恭恭敬敬称他为“菩提祖师”。

作为佐证,第一回结尾写到:鸿蒙初辟原无姓,打破顽空须悟空。很显然,这里“须悟空”应该理解为“必须”“悟空”,而不是有个什么“须悟空”。

否定菩提祖师是须菩提尊者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佛教系统中法力与果位紧密相关,果位越高,法力越高

但问题是,须菩提尊者只不过证得罗汉果位,与大菩萨相比,法力尚且相去甚远,更不要说与如来级别的大佬相比了;故在《西游记》末了的果位列表中,根本就没有须菩提尊者的位置。

但看一下菩提祖师,猴子仅得之法术的皮毛就可以大闹天宫,能耐跻身于众仙前列,这表明菩提祖师必然是法力超越大菩萨的佛级大佬,因而也断然不可能是仅仅证得罗汉果位的须菩提尊者。


第二个需要否定的可能性是菩提祖师就是菩提祖师,作用只是在于传授孙猴子法术,之后就再也没有出现了。但这种论点实际上是很难成立的。

因为在菩提祖师赶猴子下山时,对他进行了严厉的警告,不允许向任何人透露他们的师徒关系。

祖师道:“你这去,定生不良。凭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许说是我的徒弟。你说出半个字来,我就知之,把你这猢狲剥皮锉骨,将神魂贬在九幽之处,教你万劫不得翻身!”

设想一下,如果菩提祖师在后面完全置身于外了,或者如果他不是时刻盯着孙猴子的一举一动,如何能做到“你说出半个字来,我就知之”的呢?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结论,菩提祖师赶猴子下山之后,就以其他身份或者正常的身份名号出现了。

至于为何菩祖师为何严厉告诫不要猴子说出他们的师徒关系,下面会深入探讨,而且这也是论证三圣合一的关键证据之一。


第三个需要否定的可能性是菩提祖师就是释迦牟尼佛。

支持这种论点的证据主要可以有两点:

首先,《西游记》折子戏结束之后,加冕成佛的就两个,唐僧和猴子。能够成佛,必然是出身极其尊贵。唐僧的身份清清楚楚,是释迦牟尼如来的二徒弟金蝉子,由此推测,猴子也应该是如来的徒弟。

其次,猴子本来是“圆陀陀,光灼灼”的“光明一颗摩尼珠”。那摩尼珠又到底是什么呢?且看如来给唐僧的礼物,“那袈裟本是佛宝,上边有如意珠、摩尼珠、红玛瑙、紫珊瑚、舍利子、夜明珠,所以透的光彩”。这表明,摩尼珠是与佛紧密相关的。

必须承认,上述两点本身都非常有道理,也为后续分析提供了重要线索,但这些却不足以论证菩提祖师就是释迦牟尼佛。

为何?因为由这两点意见,我们只得出孙猴子的师傅是佛级大佬,而佛教体系中,除了释迦牟尼佛,还有许许多多的其他佛,这其中就包括了未来佛弥勒尊佛。

否定释迦牟尼佛是菩提祖师的一个关键点是,菩提祖师法力无边,亦佛亦道。菩提祖师的亦佛亦道,有确凿证据:

第一,猴子碰到的那个樵夫,说是菩提祖师的邻居,而祖师给教父的山歌里面,有“静坐讲黄庭”。黄庭是什么?道家经典《黄庭经》也,其第一句就是“老君闲居作七言,解说身形及诸神”。

第二,如前述,菩提本身就是佛家术语,樵夫说必须称菩提祖师,即是说菩提祖师修为极高,乃是佛祖。

遍历整个《西游记》,亦佛亦道这一点只有太上老君符合条件,而释迦摩尼佛从来没有展现出道家的一面;同时也没有什么合理的证据说,说明释迦牟尼和太上老君是同一个人。


还需要否定一种说法,即孙猴子的师傅实际上是自己的心。

这种说法比较牵强,但流传甚广。为何会有这种说法?其主要依据是,“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乃是一个字谜,全都指向一个“心”字。

灵台者,按照郭象的注解,就是心的意思。

鲁迅先生有诗,“灵台无计逃神矢”,也是相同的用法。斜月三星洞何以代表心?

拆字来看,“心”的三个点,像是三颗星,而“心”的竖弯钩,被解释为“斜月”。

此外,《西游记》中猴子有个称号叫“心猿”,也都支持这种说法。

但这种说法最多说明,猴子的师傅菩提祖师是发了佛家的菩提心的,而一旦认为菩提祖师是某个佛级大佬,就与这个字谜解释并不矛盾。

简言之,说猴子的师傅是猴子的本心,解释太牵强,难以服人。


对其他主要可能性做了否定性论证之后,下面再做肯定性论证。我们的逻辑思路实际上非常简单直接,精要之处有几点:

1、三个都法力极高,乃佛级大佬;

2、菩提祖师与太上老君一样,亦佛亦道;

3、太上老君西出函关化胡为佛,而弥勒则被猴子称为东来佛祖;

4、除非弥勒即菩提,无法解释猴子对弥勒展示出的独一无二的、没有来头的尊敬和恐惧。


先看猴子初见菩提祖师之后,关于菩提祖师的那首诗:

大觉金仙没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

不生不灭三三行,全气全神万万

空寂自然随变化,真如本性任为之;

与天同寿庄严体,历劫明心大法师。

这首诗非常值得细究,因为上半阙已经近乎直白地说明了三圣合一的结论。

第一句,大觉金仙是谁?

仙者,道也;金者,精于炼丹之术也;垢者,佛家术语,有贪嗔痴,即是有垢,而没垢姿,即是断灭了贪嗔痴也;

是故,第一句话的意思是,大觉金仙太上老君,写下德经五千言,看破红尘骑青牛出函关化胡为佛了

第二句则说明了老君化胡为佛之后,变成了菩提祖师。

妙相者,佛教术语,表示佛之端庄威严也。祖菩提,即菩提祖师也。

是故,这句话就承上句,不但确认老君的确化胡为佛,而且这个佛就是菩提祖师。

跳过作为过门的第三句。

第四句则进一步清楚地点明,菩提祖师就是弥勒尊佛。这里的关键点是一个“慈”字。

因为弥勒菩萨就是世人称颂的慈能济世的“慈氏菩萨”。

按照佛教的说法,弥勒是现在佛释迦牟尼授记的未来佛,下凡成佛之前,在兜率宫内院升坛讲法的大慈菩萨。

现在人们提到“慈悲”,通常会想到“寻声救苦”“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但按照佛教经典,弥勒才是真正的名副其实的大慈菩萨。

根据玄奘大师,中国人俗称的观音或观世音,实际上是鸠摩罗什不小心犯下的名称翻译错误,其更加准确的翻译应该是观自在菩萨。

是故,玄奘版《心经》第一句是“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而《华严经》中说,“勇猛丈夫观自在” ,这表明观音是以“勇猛精进”著称的。

而对于弥勒,玄奘弟子窥基在《阿弥陀经疏》中解释说:

“或言弥勒,此言慈氏。由彼多修慈心,多入慈定,故言慈氏,修慈最胜,名无能胜。”

另据季羡林先生考证,“弥勒”是从吐火罗文音译过来的简称,其梵文为Maitreya,玄奘建议音译为梅旦丽耶。

但约定俗称的力量极其强大,即便以玄奘的地位和影响,还是无法将观世音修正为观自在,也无法将弥勒修正为梅旦丽耶。

中国人现在所熟知的弥勒形象,是根据五代后梁明州(今宁波)奉化地区的布袋和尚契此为原型的。

因为契此和尚岳在林寺东廊盘石上圆寂前留下了谢世偈云:“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

据此,佛家信徒就将背个布口袋、腆个大肚子、平时笑哈哈的契此和尚视为弥勒的化身,并塑像予以膜拜。

同时也就有了著名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

很显然,《西游记》中笑和尚的形象也是据此而来。

在中国人心目中,弥勒是以笑和尚欢乐佛的形象出现的,但弥勒信仰在中国传播的兴盛和式微过程,却是与暴力和反叛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这其中本质的原因是弥勒作为未来佛的身份。

一般认为,弥勒信仰在中国魏晋时代已经风行。

弥勒信徒中,不但包括安世高、竺法护、鸠摩罗什、释道安、乃至玄奘、窥基等高僧大德;

还包括组织了“一时上升会”的大诗人白居易等文人雅士;

更牛的是武则天,她为了论证自己当女皇以及大周取代李唐的合法性,直接宣布自己是弥勒转世。

与此同时,在弥勒信仰盛行的时代,一旦老百姓对现状不满意,社会矛盾激化到一定的程度,就会有人打着“弥勒佛提前下凡”的幌子反叛举事,试图推翻当下的朝廷统治。

借助宗教力量来凝聚人心、提高部队战斗力,是历朝历代起义举事者惯以采用的手段。

而弥勒作为可以“给人带来一切美好愿望和希望”的未来佛,无疑是反叛者借以利用的最佳选择。

比如,北魏宣武帝延昌四年(公元515 年)的法庆暴动,就打出了“新佛出世,除去旧魔”口号,即公然宣扬以弥勒佛取代释迦佛,通过利用和歪曲弥勒佛关于未来龙华三会后建立人间佛国的教义,为自己的野心服务。

所以,除非自己要借此说事,头脑清醒的统治者都是不能容忍弥勒信仰的。

以李唐为例,武则天之后的唐明皇李隆基,就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清除武则天弥勒信仰“遗毒”的运动,在全国范围内明令禁止弥勒信仰,以至于弥勒信仰之后趋于式微。

但是,一旦弥勒信仰被塑造成反叛精神,要真正消灭起来又谈何容易,真可谓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若把历史的镜头聚焦到《西游记》成书的明朝附近,就会发现弥勒信仰被打着各种不同的旗号,直接或者间接地在起义举事和王朝更替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比如,困扰中国统治者千年之久的、几乎与“造反”是同义词的白莲教,教派庞杂,支系繁多。

其中有一部分教派崇奉弥勒佛,宣扬“弥勒下生”这一本属弥勒净土法门的宗教谶言,夜聚明散,集众滋事,间或武装反抗朝廷统治。

而由波斯人创立的摩尼教,传入中国之后,也与弥勒信仰相结合,并依托白莲教传播做大形成了明教。

通常认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一开始是皇觉寺的和尚,后来加入了金庸笔下张无忌做教主的明教起兵反元。

但头脑清醒的他,一旦自己军事实力变大,便立即翻脸开始收拾包括白莲、明教在内的各种打着弥勒旗号而由可能对未来统治造成威胁的教团。

至此,再详细介绍弥勒信仰已经没有什么必要了,因为我们最需要知道的是,弥勒信仰代表了颠覆统治现状的反叛精神。

吴承恩写作《西游记》是在明代,那时候白莲教的影响依然非常强大;故而对吴承恩而言,将弥勒信仰等于反叛精神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一旦确定菩提即弥勒,我们也会自然明白,孙悟空一开始就是被菩提祖师有意识地塑造的一个反叛工具。

因为没有所悟空作为反叛工具的这个定性,我们将很难理解一个问题:为何菩提祖师如此决绝而严厉地禁止孙猴子向任何人提及他们的师承关系。

且先看第二回中孙猴子被菩提祖师赶回花果山的片段:

祖师道:“我也不罪你,但只是你去吧。”悟空闻此言,满眼堕泪道:“师父教我往那里去?”祖师道:“你从那里来,便从那里去就是了。”悟空顿然醒悟道:“我自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来的。”祖师道:“你快回去,全你性命,若在此间,断然不可!”悟空领罪,“上告尊师,我也离家有二十年矣,虽是回顾旧日儿孙,但念师父厚恩未报,不敢去。”祖师道:“那里甚么恩义?你只是不惹祸不牵带我就罢了!

悟空见没奈何,只得拜辞,与众相别。祖师道:“你这去,定生不良。凭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许说是我的徒弟。你说出半个字来,我就知之,把你这猢狲剥皮锉骨,将神魂贬在九幽之处,教你万劫不得翻身!”悟空道:“决不敢提起师父一字,只说是我自家会的便罢。”


从这些引文可以看出,猴子实际上并没有犯身份么大的错误,只不过是展示了一下自己会变松树的法术而已。

本质原因是,祖师觉得机缘已到,故要求“你快回去,全你性命,若在此间,断然不可”。

这句话翻译一下就是,你赶快回去执行任务,不得有误;如果不听使唤,则立即要你性命。

进一步,菩提祖师明确知道,“你这去,定生不良”,但他却催着猴子回花果山,结合起来立即可以推断,他本身就是要求猴子去惹是生非的。

只不过,“凭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许说是我的徒弟。”结合后面孙猴子大闹天宫,这就明明白白道出了弥勒信仰的反叛本质。

不管是凡间还是天上,反叛都是犯大忌的事情,所以,菩提祖师必须确保猴子不说出他们之间的师承关系。

于是祖师警告猴子,“你说出半个字来,我就知之”。这句话极富玄机。

为何这么说?因为在此之后,遍历整个西游记,我们再也看不到菩提祖师的半点影子,但这句话却明白无误地表明,不论何时何地,菩提祖师都对孙猴子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

由此,我们能够得出的唯一结论是,菩提祖师之后将以其他的身份出现,而且贯穿始终。

为了确保猴子不大嘴巴把这张窗户纸给捅破,祖师以极其严厉的口吻威胁猴子,如果他把师承关系的秘密说出来,就会“把你这猢狲剥皮锉骨,将神魂贬在九幽之处,教你万劫不得翻身!”

再次确认,菩提祖师是真心希望猴子以无师自通的身份去闹事的。因为,如果真的怕他闹事,现在就可以把他立即剥皮挫骨、贬在九幽之处了。


沿着这个一点,我们直接跳到《西游记》第66回,看看弥勒与孙猴子的交往过程

需要指出,这也是猴子与弥勒唯一打照面的一回。

这里面,弥勒与猴子和黄眉童子说话的方式是挺有看头的。

还是直接上原文吧:


大圣正当凄惨之时,忽见那西南上一朵彩云坠地,满山头大雨缤纷,有人叫道:“悟空,认得我么?”行者急走前看处,那个人:大耳横颐方面相,肩查腹满身躯胖。一腔春意喜盈盈,两眼秋波光荡荡。敞袖飘然福气多,芒鞋洒落精神壮。极乐场中第一尊,南无弥勒笑和尚。行者见了,连忙下拜:“东来佛祖那里去?弟子失回避了,万罪!万罪!”佛祖道:“我此来,专为这小雷音妖怪也。”行者道:“多蒙老爷盛德大恩。敢问那妖是那方怪物,何处精魔,不知他那搭包儿是件甚么宝贝,烦老爷指示指示。”佛祖道:“他是我面前司磬的一个黄眉童儿。

那妖精疼得傞牙倈嘴,眼泪汪汪,把一块种瓜之地,滚得似个打麦之场,口中只叫:“罢了!罢了!谁人救我一救!”弥勒却现了本象,嘻嘻笑叫道:“孽畜!认得我么?”那妖抬头看见,慌忙跪倒在地,双手揉着肚子,磕头撞脑,只叫:“主人公!饶我命罢!饶我命罢!再不敢了!”弥勒上前一把揪住,解了他的后天袋儿,夺了他的敲磬槌儿,叫:“孙悟空,看我面上,饶他命罢。”行者十分恨苦,却又左一拳,右一脚,在里面乱掏乱捣。那怪万分疼痛难忍,倒在地下。弥勒又道:“悟空,他也彀了,你饶他罢。”


这段引文必须前后对照着看,如此会立即发现,弥勒对悟空和黄眉说话的方式是非常类似的

一个是“悟空,认得我么?”另一个是“孽畜,认得我么?”

同时,悟空和黄眉对弥勒的回话也是非常类似的。

一个是“弟子失回避了,万罪!万罪!”另一个是“主人公!饶我命罢!饶我命罢!

这种相似性应该不是巧合,而是吴承恩富有深意的安排。

这种相似性寓意着,黄眉之于弥勒的关系,就是悟空之于弥勒的关系;

孽畜即悟空,悟空即孽畜,老爷即主人公,主人公即老爷。


进一步需要解释的是,那个无法无天的孙猴子,为何见到憨态可掬、慈眉善目的笑和尚弥勒之后,却展示出了一反常态的手足无措,既有感恩,又有恐惧

首先是“行者见了,连忙下拜”。

要知道,整个《西游记》中,这种礼遇是别无他者的。

即便释迦牟尼佛和观音菩萨,猴子见了也是嬉皮笑脸,大不正经的。

后来之所以表示尊敬,只不过是慑于对方的法力威严和紧箍咒的夺命疼痛而已。

但是,猴子见到之前从未打过照面的弥勒,却展现出了一种发自内心的尊敬。

这一点,除了用授业之恩来解释,似乎别无他解。

在被菩提祖师赶回花果山时,猴子曾说道:“上告尊师,我也离家有二十年矣,虽是回顾旧日儿孙,但念师父厚恩未报,不敢去。”

厚恩未报,久未谋面,突然见了,“连忙下拜”难道不应该吗?


不过,更有趣也更能构成证据的是猴子下面的话。

连忙下拜弥勒之后,猴子说,“弟子失回避了,万罪!万罪!” 

这句话,猛一看让人完全摸不着头脑。

按常理,小字辈猛地见到长辈,会说“弟子有失远迎,罪过,罪过”,但猴子却“别出心裁”,说“弟子失回避了”。

长辈来了,弟子不去迎接,反而要回避,而且一旦“失回避”,就是“万罪!万罪!”这是什么道理?

对此,唯一合理的解释是,弥勒即是菩提祖师;

因为根据菩提祖师赶走猴子时的警告,一旦猴子说出师承关系的半个字,就要被剥皮挫骨,神魂被贬在九幽之中,永世不得翻身。

但这时候,猴子由于慌张,居然说出了“弟子”失回避了,岂不是犯了大忌?

意识到这一点,猴子只能立即讨饶“万罪!万罪!”

而一旦听到弥勒说“我此来,专为这小雷音妖怪也”,猴子立即明白,弥勒并不打算追究罪过,因而接着就说“多蒙老爷盛德大恩”;

附带地顺杆杆爬,“烦老爷指示指示”。

这时候的猴子,慌张情绪已经平复,终于找到了个“老爷”这个模糊词汇,与“尊师”意思差不多但听起来却有所差异,用它来尊称弥勒,不负如来不负卿。


这里还有一点值得强调,即猴子将弥勒称为东来佛祖。

遍历整个《西游记》,东来佛祖的说法,仅在此处出现过一次,这岂不是显得非常蹊跷?

好端端的西方的弥勒,何以就成了笑哈哈的东来的佛祖?

但是,一旦知道弥勒即老君,这个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老君出函关化胡为佛。对于本来身居东方的老君而言,是西出为佛;

而对本来身居西方的弥勒而言,那就变成了东来佛祖了。


在整个《西游记》中,老君出现的次数很多,弥勒出现的机会很少。但他们有一个非常蹊跷的共同点,即都住在兜率宫。

字面意思理解,兜率宫就是在兜率天建造的宫殿,即兜率天宫。

那兜率天又是什么?

这是一个佛家的术语,兜率是欲界的第四天。

释迦牟尼成佛以前,住在兜率天,之后从天降生人间成佛;

而未来成佛的弥勒,也住在兜率天,将来也从兜率天下降成佛。

兜率宫不是谁都可以随随便便住的。

弥勒住在那儿,理所当然,但太上老君作为道家的大佬,怎么会住在这个地方?

仅凭这一点,我们就有理由猜测,他们两个本来就没有分别,本来就是一个。

但是,单凭他们都住在兜率天就将两位大佬合二为一,还是难以完全服人。

对于这样一个重大命题,我们必须提供更加深入的证据。

显然的一个证据是老君亦道亦佛,名道实佛。

尽管太上老君名义上、公开地被奉为道家的大佬,但老君骑青牛出函谷化胡为佛却也是仙共知的桥段。

但是,对于“化胡为佛”究竟如何解释,历来有多种阐释,而所有的解释中,最为合理的是老君西出函关变成了弥勒。

一种常见的说法是,老君出函关之后将某个胡人“点化”成佛,而这个佛祖就是释迦牟尼佛。

能够将别人点化成佛,必然是自己已经成佛;故在这种解释中,老君不但成佛,而且变成了佛祖的佛祖。

和我们的观点相比,对老君成佛都没有异议,但差别也很明显:我们明确说老君变成了弥勒,而这种观点只是说老君点化了释迦牟尼,却并没有说老君变成了什么佛。

从《西游记》本身的叙事,很容易论证老君点化释迦牟尼的说法并不成立,因为这与老君出函关化胡为佛的时间与释迦成佛的时间先后不符。

《西游记》77回,如来佛降服金翅大鹏雕时,曾如此自曝身世:

“自那混沌分时,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天地再交合,万物尽皆生。万物有走兽飞禽,走兽以麒麟为之长,飞禽以凤凰为之长。那凤凰又得交合之气,育生孔雀、大鹏。孔雀出世之时最恶,能吃人,四十五里路把人一口吸之。我在雪山顶上,修成丈六金身,早被他也把我吸下肚去。我欲从他便门而出,恐污真身;是我剖开他脊背,跨上灵山。欲伤他命,当被诸佛劝解,伤孔雀如伤我母,故此留他在灵山会上,封他做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萨。大鹏与他是一母所生,故此有些亲处。”

由此可见,《西游记》中的释迦牟尼,是在混沌初开时久已成佛。

以此为据,尽管老君在混沌初开时也已经贵为道家三清,但出函关化胡为佛却是很后来的事情。

即便不知道到底是春秋战国的哪个时间,但肯定是在周朝之后,自然更是在混沌初开之后了。

由此,我们就排除了老君点化释迦牟尼佛的说法了

进一步,在佛教体系中,从释迦牟尼成佛到唐僧取经结束之前,没有说明谁又成佛。

因而从时间维度看,将化胡为佛中的“化”理解为“点化”,也是无法讲得通的。

所以,“化胡为佛”唯一可以讲得通的阐释是,老君出函关之后,“化身为胡”且“修道为佛”了。

“化胡”与“为佛”是并列关系,胡人是与东土对照的,而为佛则是与得道对照的。


肯定有人会质疑,你说老君即弥勒,但在《西游记》中,老君和弥勒可都是出现过的,两者分明是不同的啊。

实际上,按照佛家的理论,这个一点都不难理解。

佛可以有无数化身。恒河沙无数,无数沙恒河,一沙一世界,一沙一菩提。

佛为觉者,随时随地可以因方便而展现出不同的化身,而且同时展现多个化身也并非什么难事。

《观世音菩萨赞》颂偈云:“救苦寻声,无刹不现身”。

所谓刹,就是刹土,泛指国土,亦表时间;

因而意思是说,救苦寻声的观自在菩萨,无所不在,无时不在。

佛是正遍觉,修为层次高于观音菩萨,观音可以如此,弥勒佛自然也可以如此。

所以,单以弥勒佛和太上老君都在《西游记》中出现过,就因此否定他们是同一个人的结论,是站不住脚的。


不过,即便如此,吴承恩在编排故事情节时还是十分小心谨慎,从来没有让老君和弥勒“两位”大佬同时出场过。

与之相比,老君与释迦,老君与观音,老君与猴子,弥勒与猴子,如此等等,则都是同时出现过的。

从写作心理的角度看,一旦作者暗设老君即弥勒的玄机,即便想象力再丰富,笔意再天马行空,也会有意无意地避免老君和弥勒同时出场。

毕竟,作者暗设玄机,只是打个哑谜而已,既不想把结论说的那么直白无趣,又希望留下破绽,让有缘者按图索骥找到答案,不至于终了没有知音。


接着需要解释,老君为何要化胡为佛,实际上就是弃道投佛?

这里面有着非常微妙的权力继承关系。

后面探讨老君和观音的关系时会详细分析佛号系统。

这里只讲按照时间维度划分的三大佛,即过去佛燃灯古佛、现在佛释迦牟尼佛和未来佛弥勒尊佛。

老君变弥勒,未来铁定会接替释迦牟尼而成为西方极乐世界的老大,而这种权力更替是由佛教体系中的劫数给定的。

道教系统中,老君作为道德天尊,算是地位极高的三清大佬了。

但与佛教相比,道教有个很大的毛病,即领导干部职位和地位都是终生制的,没有到时更替的说法。

对老君来说最要命的是,他在三清里面排名最末,而不管是排名第一的元始天尊,还是排名第二的灵宝天尊,都长生不老。

这就意味着,法力极高的老君,呆在道教系统中,实际上永无出头之日。

老君对于这种领导干部终身制的强烈不满,自己不说,也不好明说,于是就想了个法子,借徒弟孙猴子之口明明白白地喊了出来: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猴子作为菩提或老君或弥勒的徒弟,之所以有那么大的反叛精神,本质上就是前面讨论过的“弥勒信仰”。


论证三圣合一,还必须揭开一个必然产生的疑问既然老君即弥勒,为何猴子见了弥勒极其尊敬,而见了老君却非常随便?

这看起来很难回答,实际上却非常容易理解。老君即弥勒,一体两面,亦佛亦道,名道实佛。老君西出函关化胡为佛,本心已经归于佛,因而无所谓道家三清被猴子“捉弄”。

看前面引用过的诗句:大觉金仙没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

既然“老君”已经化胡为佛,则“老君”的身份就变成了需要“去除”的“垢姿”了。

进一步推测,佛道兼修、亦道亦佛的菩提祖师,给猴子传授法术之后,应该也对猴子交代,为了玩障眼法,猴子可以对道祖展示不尊敬。

对菩提来说,“老君”的身份,本来就是需要“没垢姿”的,猴子调侃调侃完全没有问题。

但即便如此,我们很容易可以发现,在整个《西游记》中,猴子见到老君从来没有吃过亏,或者说老君总是有意无意地在给孙猴子进行加持,给他如意金箍棒作为武器,让他吃金丹变成铜头铁臂,让他进八卦炉金获得火眼金睛。

这种大出血本、不断加持的做派,只能说是师傅对徒弟非常爱惜,或者说师傅支持徒弟完成某个艰巨任务,或者是兼而有之。


一部《道德经》,乃是中国权谋术和厚黑学的鼻祖

知不知,上矣;不知知,病也。这句话的意思是,知道而装着不知道,这叫高明;而不知道,却装着知道,这就是有问题了。

顺带说一下,有人将“知不知”翻译成“知道自己还有不知道的东西”,但很显然,这是不符合正反论证的逻辑对照的。

单凭《西游记》后面的章节可以知道,太上老君的法力极其高超,仅仅他的坐骑青牛下界成精,谁能奈何不了,最终只有等到如来奉上了十八粒金丹砂作为礼物,老君才出面降妖。

所以,老君真要收拾大闹天宫的猴子,简直不费吹灰之力。

但在吴承恩笔下,猴子大闹天宫时的老君,一方面不堪一击弱爆了,但另一方面却又变着花样不断加持猴子的能力。

由此必然得到的结论是,猴子大闹天宫,本来就是老君纵容和想看到的结果。而一旦有了老君、弥勒和菩提三圣合一的结论,我们就自然明白老君纵容猴子大闹天宫是怎么一回事儿了。

支持原创,点击底部广告


话题:



0

推荐

寇宗来

寇宗来

140篇文章 78天前更新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主要从事产业经济、创新与知识产权、互联网、公司金融等方面研究。 “经济学家不能光做严肃的学术研究,还要普及好的经济学。” 《五分钟经济学》系列作品,旨在用通俗的语言、丰富的案例,阐释经济学思维逻辑和分析方法。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来谈经济(ID:FININD)。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