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提要
税收征管能力提高,貌似是无差别的“中性”技术进步,但实际上会造成巨大的非对称影响:“大”进“小”退。

上期文章认为,税收征管能力提高是导致财政收入逆势大增的重要原因。今天更进一步,讨论税收征管能力提高对经济发展的结构性影响。
 
基本的观点是,貌似无差别的“中性”技术进步,却会对不同企业乃至经济结构造成巨大的非对称影响。
 
不妨将纳税主体分成大企业或小微企业两种类型。考虑到政府的征税成本等因素,各种企业纳税的实际税率并非完全等于名义税率。
 
企业有积极性通过现金交易、隐瞒收入以及会计手段等“做小”自己的纳税基础,进而按照这个纳税基础和名义税率来纳税,相当于企业的真实税率低于名义税率。
 
最终,市场中的各种企业,是按照“实际税率”而非“名义税率”决定它们的投资决策和竞争结果的。
 
通常,大企业是各地方政府的利税大户,受到政府的重点关注;出于自身管理的需要,它们的财务体系比较正规。这意味着,它们纳税的实际税率和名义税率差别并不会太大。
 
相比而言,小微企业数量众多、且财务制度不健全,政府对它们进行监督和税收征管,类似于大炮打麻雀,“成本收益率”不高,因而中小企业的实际税率会显著低于名义税率。
 
比如说,许多小餐馆和食客以现金方式交易,如果食客不要求出具发票,小餐馆实际上就可能实现了“逃税”目的。
 
但羊毛出在羊身上,各种企业在市场竞争过程中,会将税收成本通过提高价格的方式(至少部分地)转嫁到客户头上。
 
由此就可以立即推断,尽管小微企业对大企业具有竞争劣势,但更低的“真实税率”却至少部分地抵消了这种劣势。
 
现在考虑税收征管能力提高的影响。
 
近十多年,随着信息化、电子化、大数据化以及交易的高度互联网化,几乎所有企业,不论大小,政府都可以更加准确地监控它们的交易和交税情况。
 
这貌似一个是“不分大小”的“中性”的技术进步过程,但其造成的实际影响却是非常有偏的。
 
因为,与之前的情况相比,这种貌似“中性”的技术进步实际上“相对地”提高了小微企业的真实税率,进而加大了他们与大型企业的竞争劣势。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几个基本结论:
 
第一,从企业规模看,税收征管能力提高,会导致“大进小退”。
 
第二,从所有制看,“大”与“国”显著正相关,因而“大进小退”就带有了“国进民退”的性质。
 
第三,尽管每个小微企业的产值和利税都不高,但它们数量众多,在解决就业方面贡献甚大。于是,在税收征管能力整体提高的背景下,若不出台切实的针对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对冲,就业问题将变得更加严峻。
 
《五分钟经济学》,是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寇宗来教授推出的经济学系列作品,旨在用通俗的语言、丰富的案例,阐释经济学的思维逻辑和分析方法。
 
话题:



0

推荐

寇宗来

寇宗来

140篇文章 78天前更新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主要从事产业经济、创新与知识产权、互联网、公司金融等方面研究。 “经济学家不能光做严肃的学术研究,还要普及好的经济学。” 《五分钟经济学》系列作品,旨在用通俗的语言、丰富的案例,阐释经济学思维逻辑和分析方法。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来谈经济(ID:FININD)。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