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五分钟经济学》,是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寇宗来教授推出的经济学系列作品,旨在用通俗的语言、丰富的案例,阐释经济学的思维逻辑和分析方法。
 
提要
 
昨天讨论了“上海为什么没有BAT?”,之后有不少讨论,很有意思。
 
今天主要是挑选和整理一些代表性观点,略作点评,供读者思考和参考。主要有三种观点:
 
第一,无BAT是常态,有BAT才是特殊。
 
第二,上海没有生出BAT们的基因。
 
第三,上海没有BAT,但上海很健康;差异化竞争,谁笑到最后,尚不可知。
 
上文讨论了“上海为什么没有BAT?”,通过比较中国创新力前四城市,即北京、上海、深圳和杭州,说明上海的“独特之处”是国资和外资都很强,因而处在夹缝之中的民企难以做大做强。
 
有很多人表示认同,也有不少人提出质疑。本来只是想阐发一下自己关于“为什么没有BAT”的看法,但后来发现,总结一下不同人关于此问题的不同看法或许更有意思。
 
不管是学术讨论还是政策分析,实现“和而不同”都是最佳结果。也就是说,不同的人可以持有不同的观点,但每一方都知道另一方在说什么,前提假设是什么,推理逻辑又是如何进行的。
 
大家都清楚,逻辑正确的结论,不一定真的正确,但逻辑不正确的结论,却一定是错误的。所以,实现“和而不同”,最低的要求是每一种观点都必须是逻辑自洽的。以此为基础,不同人有不同看法,实际上就是不同人采取了不同的假设。
 
由此,今天主要是挑选和整理一些针对上一篇推文后续争论的代表性观点,略作点评,供读者思考和参考。
 
第一,没有BAT是常态,有BAT才是特殊的。
 
这种观点,生动地说就是“纽约也没有BAT”,或者说,硅谷也没有产生于纽约;没有硅谷,没有BAT,并不否认纽约是一个伟大城市。同样的道理,适用于上海。上海没有BAT很正常,不必大惊小怪。
 
点评:的确,每一个城市都是独特的,每一个企业也都是独特的,要求上海或者其他城市都有阿里巴巴、腾讯和百度这三个公司,显然是不可能的。但也很显然,这种观点是故意回避问题。简单说,提问“为什么上海没有BAT”,不是真的提问BAT,实际上是在问“为什么上海没有像BAT之类的企业?”
 
说老实话,我对纽约不了解,不知道纽约是否将自己定位于“硅谷”,但我们知道,在上海的众多“中心”定位中,“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非常核心的。在这一轮互联网浪潮中,上海没有响当当的BAT们,至少截至现在和建成“全球科创中心”的目标是不太符合的。
 
进一步,从现实角度看,中美两国的体制有很大差异,我们自然可以说纽约和洛杉矶没什么好比的,但要在中国情境下,说上海和北京不用比,大概是讲不过去了。
 
第二,上海没有生出BAT们的基因。
 
这种观点本质上是宿命论,认为每个城市都有每个城市的产业基因,而上海恰好缺乏互联网产业基因。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定要上海有BAT们,实在是强人所难的“种豆得瓜”。
 
点评:这种观点,用一句佛经上的话说,让上海有BAT乃是“煮沙成饭”。按照这样的基因论推理,上海是不应该出现互联网大企业的。但历史事实并非如此。
 
在这轮互联网浪潮中,上海可谓是起了大早,赶了个晚集。上海曾经有过很多在行业中执牛耳的互联网企业,远的如做电邮和门户的“亿唐”(etang),做电子商务的“易趣”,近的如众所周知的“饿了么”、“大众点评”、“1号店”等等,但奇怪的是这些公司都没有长成BAT,也没有做到京东、美团的级别。
 
实际上,从PE/VC的实际投资额看,上海不缺独角兽或者潜在的独角兽,但上海原产独角兽,似乎总是在冲刺伟大公司的路上功败垂成。一两个公司,可以用创始人生病,离婚等随机事件解释,但很多公司都如此,就难以排除偶然性之后的必然性。
 
第三,上海没有BAT,但上海很健康;差异化竞争,谁笑到最后,尚不可知。
 
我认为,这种观点在逻辑上最无懈可击。的确,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发展战略,而战略实施的效果有起有落。虽然这一轮互联网浪潮不是“上海本帮菜”,但技术趋势变化如白云苍狗,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上海将拥有其他城市所没有的独特优势。比方说,上海的精细化管理,让上海难以适应具有“野蛮生长特性”的互联网产业,但谁知道不会很快出现一种极度强调秩序的新兴产业呢?
 
产业发展的确呈现出一种“否定之否定”的演变路径。比如,最开始VCD出来,人们都预期电影产业将走向没落,但没料到,电影产业宽屏个性化改革之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春天,电影没有死掉,反而是VCD早已经死掉了。
 
再比如,收音机曾经被认为是过时淘汰的,但几年前,很少人会想到,随着零碎化时间学习的知识付费运动兴起,音频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上海有喜马拉雅,北京有得到,音频产业成了一个方兴未艾的新兴产业。一句话,上海没有BAT,但上海很健康,或者说,“为什么上海没有BAT”,这个问题可能是个假问题。
 
我设想,所有的讨论者,包括我自己在内,都是希望上海能够更好。社会问题,不像物理学问题那样可以对错分明,不同人有不同看法是很正常的。
 
但不论如何,任何结论至少要通过逻辑检验,通不过逻辑检验的命题肯定是错误的;通过逻辑检验之后,剩下的观点可谓见仁见智,大家也只能“和而不同”;至于是否正确,只能留待时间检验。
 
话题:



0

推荐

寇宗来

寇宗来

140篇文章 78天前更新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主要从事产业经济、创新与知识产权、互联网、公司金融等方面研究。 “经济学家不能光做严肃的学术研究,还要普及好的经济学。” 《五分钟经济学》系列作品,旨在用通俗的语言、丰富的案例,阐释经济学思维逻辑和分析方法。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来谈经济(ID:FININD)。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