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提要
经济学博大精深。本大纲导读蜻蜓点水,挂一漏万,贻笑方家。惟其激发兴趣为最大期盼。
【按:本文是作者本学期在复旦开设的经济学通识课第一次课程的录音整理稿。】

大家好,这门课的名字叫《经济与社会》,是复旦通识课设定的标题。最开始,我给课程取的名字叫《“知行合一”的经济学》,大家不妨将这个名字作为课程名称的副标题。
先做一下自我介绍,我是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的老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产业经济学、创新与知识产权等,最近也在做点公司金融、互联网方面的研究。在后续课程中,大家会陆续看到这些研究内容。
或许有人会问,为什么要开设这门通识课?这背后实际上是有一些机缘巧合的。
我曾在法国图卢兹产业经济所做过博后,当时所内最牛的经济学家正是14年诺奖得主让·梯若尔。2014年,梯若尔出版过一本书,Economics for the Common Good。有趣的是,尽管梯诺尔本人非常擅长数学,但在这本书中他连一个数学符号都没用。
读了这本书,我发现梯若尔真正要做的是经济学普及工作。他在书中强调这样一个观点:经济学家不能光做严肃的学术研究,还要普及好的经济学知识,因为有什么样的民众,就有什么样的政策。以我在法国生活的体验,法国民众有很大的热情来抵制各种旨在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市场化改革措施;我猜测,梯若尔作为法国人对此应该有更深的体会。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让·梯若尔的境界我们难以企及,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心向往之。于是,我也开始为经济学普及尽点绵薄之力。我开设了“来谈经济”公众号,试图将经济学的思想和智慧,尽可能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大白话呈现出来。
让我感到欣慰的是,截至目前,我的公号“粉丝”,不管是经济学专业的教授,还是非经济学专业的其他读者,都还是非常喜欢我的推文的。除了自己的“初心”,“粉丝”的支持当然是一种莫大的肯定,让我坚持做下去。坚持了很多期之后,更加觉得坚持做一件事并不容易;但一旦坚持下来,也蛮有成就感。这个社会,若要有所变化,总是离不开一些人的坚持、执着乃至于固执的。
孟夫子讲“王何以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中国人自古以来的义利观,似乎有将义和利对立起来的意思。但经济学并非如此。经济学不讳言利,而且更奇妙的是,现代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说,在市场的无形之手的引导下,千千万万个追逐私利各的个人之间的分工和交易,却会导致至善结果。太史公司马迁也不讳言利。《史记·货殖列传序》写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那么,作为刚进大学校门的你们,选修这门课能带给得到哪些收获呢?
我认为,学习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对个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大有裨益。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与本科阶段接受的教育密不可分。对于非经济学专业的同学而言,假如你将来有兴趣选修经济学,那这门课也会对你有所帮助。
必须申明,我是第一次上这种通识课,而且我还希望以一种打破常规的方式讲述和引导大家学习经济学。我的目标很简单直白,就是影响你们。但我并不是想给你们讲几个经济学的概念,或者几个看起来挺严谨的数理模型。我觉得那偏离了通识课的本义。在我看来,经济学通识课最紧要的任务,是让学生理解、掌握和应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数学模型过不了多久都会忘记,但思维方式一旦建立将影响终身。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也是一个很大的立志。
刚才已经说了,这门课的讲述方式会与一般的经济学课程有较大差异。考虑到在座的同学绝大部分不是经济学专业,我们没有必要从偏好等基础内容讲起,重要的是要让大家理解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因此,问题的关键是用尽可能短的时间让大家理解和掌握经济学思维。
结合我个人的学习体验,我认为最好的方法是让大家站在决策者的角度思考问题,进而把握经济学思维的本质。具体而言,我希望大家把自己当作“局中人”,去思考经济现象与问题,而不是仅仅做个看热闹的“吃瓜群众”。
另外,我们这门课的讲述内容比较新颖时尚,会涉及到不少生活和网络中的新鲜“术语”。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案例和情境,希望大家能够切身体会到经济学的奥妙所在。这在我看来也是传授和学习经济学思维的不二法门。
最后,我个人非常推崇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教学。真正的教学,绝不是填鸭式的单向灌输,而应该有教与学之间的密切互动。作为老师,最重要的作用,不是告诉学生是什么,而是应该启发他们去思考为什么。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需要做到的是,首先会提出问题,然后以此为基础,大胆地假设,小心地论证,最终找到问题背后的答案,或者最起码是一种言之成理的解释。
大家来复旦读书,都想追求知识和智慧。人们通常觉得哲学家最有智慧。不知你们是否知道,哲学的英文philosophy,从构词法的角度看,就是爱知识的意思。既然爱知识,当然需要考虑新的知识从哪儿来。通常认为,新知识可以是逻辑演绎得到,也可以是经验总结得到的。但我告诉你们,事情并非那么简单。
下面我们就做一点思辨分析。首先的问题,逻辑推演究竟能不能产生新知识?很可惜,我认为答案是否定的。为什么?因为任何逻辑推演都建立在假设基础之上的,给定推理过程没有错误,所得结论即是初始假设。由此可见,逻辑推演本身并不能产生新知识。
接下来看,经验归纳是否可以产生新知识呢?常识告诉我们,“吃一堑,长一智”,我们总会从过去的经验教训中学习,不管这是来自于我们自己的直接经历,还是来自于古今中外其他人的间接经历。但我必须明确地告诉你们:从哲学意义上讲,经验总结既不会也不能产生新知识。
熟悉巴浦洛夫实验的人都知道,如果主人每天“咕咕咕”地叫着给鸡喂食,那么这只鸡就会形成条件反射:只要听到“咕咕咕”的声音就代表有食吃。圣诞节那天,鸡听到叫声后又兴冲冲地把头伸出来,但这次等来的却是一刀切断了脖子。
这个例子对应的就是著名的休谟问题:无论看到多少只白天鹅,也不能得出天鹅都是白色的结论,因为仅凭观察永远无法证明不存在黑天鹅。因此,经验总结和逻辑演绎一样,都无法产生新知识。
否定了理论演绎,又否定了经验总结,那知识究竟从何而来?康德认为,任何“纯粹”的知识都是先验知识。所谓先验就是说,它不是你可以从其他地方推理出来的,也不是你可以从其他知识总结出来的。先验知识乃是犹如神启的洞见。
“洞见”一词的英文翻译叫“insight”,通俗解释就是“看穿你”。所以,评价一个人有没有知识或水平高不高,关键看他有没有洞见,或者说能不能一眼看穿别人耍的花招。
听到这里,大家可能会很丧气,觉得自己白上大学了。诚然,对于大牛来说,知道假设就等于知道结论,根本不用推理;但对一般人而言,逻辑推理和经验归纳的过程就是在培养产生洞见的能力。启发式教育、决策者思考以及案例体验等方式的最终目的,都是让我们在面对具体现象和问题时,能够有逻辑地思考和分析,最终得出一些微妙的洞见,而这也是本课程追求的目标之一。
此外,这门课还有一个“不大不小”的目标,就是希望大家能够准确而优美地表达你的洞见。我在多年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中文表达能力极差,写文章一“逗”到底,也不清楚句子结构,主谓宾动状补不分。作为中国人,面对本来可以很优美的汉语,写出那样不伦不类的文字,只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暴殄天物。可以发现,真正优美的中文,句子一定不会很长。不信,去看看古汉语。
一个很大的问题是“东施效颦”。许多人写中文,带有明显的英文特点。举个简单的例子。邀请别人吃饭,很多人都会说,“如果你来的话,那我就请你吃饭”。这啰嗦极了。很显然,你可以采用更简洁的表达,“你来,我就请你吃饭”。除非必不可少,尽量少用连词。好的文章,不用借助连词,逻辑主线也是行云流水的。一句话,我希望大家修过这门课后,既能严谨思考,又能优美表达。
还有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人更适合或者更有资格学习这门课?我觉得对复旦学生而言,任何一门通识课都不应该设定选修的前提条件。不过,套用《大话西游》的说法,如果一定要为选修这门加一个条件,那我希望这个选修条件是:你是一个善于思考、勤于思考、乐于思考的人。
大家的智商显然都没有问题,否则不会到这里来。对于将来有志于从事学术研究的同学,最重要的品质就是要有一颗好奇心。假如你对社会现象、自然现象毫无兴趣,那我认为你根本不适合做研究。后面的课程中,我们会有不少开放式的问题。我不要求你认同我的解答,我希望的是:如果同意我的解释,你必须明白你为何同意;反过来,如果你不认同我的解释,你也必须清楚你不认同我的原因。实际上,我最想看到的结果是,你们能够发现和指出我的错误。这样就有了教学相长。
古人讲“一字之师”。在座的各位听我的课,姑且将你们称为我的学生。但正如韩昌黎先生所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最有成就的老师,不是星宿老怪丁春秋,而是培育出众多的青出于蓝、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学生。
你们刚刚参加过入学典礼,应该听了不少寄语。在我看来,复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就是最好的寄语。按照我的理解,我们的校训不但符合认知学,而且也很符合经济学的道理。
为什么?
首先看第一句。只有博学,你才能发现自身的比较优势;发挥比较优势,你才能真正施展你的才能,而这又会进一步坚定你的志向。
再看第二句。对于“切问”二字,显然有不同的理解。一种解释是“急切的问”,即一有问题就要问。我觉得,这种解释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随便有个鸡毛蒜皮的问题,你都跑去问别人,这会影响他人的工作。用经济学的话讲,这是对别人造成了“负的外部性”。论语讲仁,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肆意地浪费别人的时间,不是仁的表现。所以,这个“切”字,应当是“切中肯綮”的意思;也就是说,你问问题,关键是要问得有水平,要切中要害!
至于“近思”,也可以有不同的解释。我觉得都可以解释得通,看你怎么选择了。传统的解释是,“近思”就是要考虑眼下的问题。有了远大的理想,还要有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否则就是好高骛远,眼高手低。这一点理解非常重要。
不过,我认为还有另外一种解释,“近思”意味着“沉思”。罗马皇帝马克·奥勒留有一本书,就叫《沉思录》。沿着前面的逻辑,你已经找到切中要害的问题,你这时候就需要“沉思”,深入地思考。需要说明,这也是符合孔夫子的本意的。因为“学而不思则罔”啊。
接下来简要介绍一下这门课的内容。
第一节课是经济学思维导论;第二个模块是站在管理者的角度该如何思考问题;第三个模块正好与第二个模块相反,是站在员工的角度该如何思考问题。
第四个模块将二、三两个模块结合起来,让大家站在“所有者”的角度思考问题。现代社会,存在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两权分离的问题;而生活中一个常见的问题是,家族企业的创立者究竟该传位给谁?
选太子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难题之一。根据我的观察,自秦汉到明清,但凡能顺利通过二代的王朝,往往寿命较长;反过来说,许多新生政权,虽然创立者英明神武,却因为无法度过二代危机而沦为短命王朝。
为什么历史会呈现出这样一种规律?
首先,二代君主继位之时,原先一起闹革命的开国元老们往往只臣服于开国皇帝,一旦老大挂了,这些人便认为,你做的了老大,我为何不可?因此,这些草莽英雄很可能会对小皇帝的权威构成威胁。
当然,开国皇帝也不是傻子。意识到这一点后,一旦儿子能力不行或过早夭折,老皇帝便会对开国功臣大开杀戒。例如,朱元璋在归天之前,把可能威胁孙子朱允炆皇位的革命兄弟基本上赶尽杀绝了。
其次,要想永保江山社稷,选择正确的继承人可谓至关重要。那皇帝选太子遵从什么规则呢?
第一,选能力最强的,这点不难理解。
第二,选老大,因为选老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皇子间互相争斗。
但任何一个组织,包括整个社会,都面临“选优”和“租值耗散”之间的两难。比如,康熙皇帝可以选老大接班,但老大不一定是最优秀的。那谁才是最优秀的呢?显然,“最优”一定是斗争出来的;但在斗争过程中,却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手足相残,而这恰恰又是康熙不愿看到的。家族企业传位的问题与此非常相似。
第五个模块涉及婚姻与家庭。婚姻关系有两种:“单身”和“结婚”。任何人都不可能既单身又结婚。然而,借由“结婚”和“离婚”两种婚姻决策,上述两种状态课以互相转换。
我曾写过一篇文章,从实物期权的角度分析婚姻问题。稍有金融常识的人就会明白,单身者掌握着时刻结婚的“期权”,这种期权具有实物期权的性质,理由有三:第一,单身者和在婚者从婚姻关系中所得收益具有不确定性;第二,婚姻决策可以延递。单身者既可选择立即结婚,也可选择继续维持单身状态;在婚者可以选择立即离婚,也可以选择继续维持在婚状态。第三,无论结婚还是离婚,婚姻决策具有部分不可逆转性。因为与某人结婚,必然放弃与他人结婚的机会;而离婚则涉及财产分割,也会产生成本。当然,反过来说,结婚后你手中的期权就变成了时刻去离婚,因此这是一个迭代的过程。到时候,你们会发现,这种理解方法,可以很好地解释一个有趣现代,一方面平均结婚年龄不断推迟,同时离婚率却又在不断攀升。
我看到,在座的女生不少。不妨想一个问题。假设你男朋友情人节没给你送花,这是不是代表他不爱你呢?反过来思考,假设你朋友每个情人节乃至每天都给你送花,是否就一定代表他很爱你呢?读过金庸武侠小说的人都知道,段正淳会对每个女人都很殷勤,但时间尺度拉长,却会发现他比较滥情。
这里面牵涉到问题是,记得给你送花,可能是他很爱你,也可能是他比较花心,不介意送花的麻烦。花心者往往是不介意花心的成本的。他可以今天站在大雨中给你献上九十九朵玫瑰,但明天他可以对另外一个人也如法炮制。反过来,如果他今天忘了给你送花,这固然不好,但明天他也不会其他人送花,或者忘了给其他人送花。
接着我们还会从产权角度阐释“隔代亲”。爷爷奶奶宠之所以父母还更加宠爱孩子,一种原因是,等到孩子长大,他们可能都不在了。孙子的养老送终,和他们没有太大的关系。他们只需要严厉地灌输好自己的子女就可以了。
我们小时候经常会被老师问一个问题:你是为谁读书?如果你回答为爸妈读书,老师就会给你个大红叉。从经济学角度讲,老师打叉并不完全有理:你读书不好,不得不啃老,还有能力赡养父母吗?所以你读书还真有一部分是为父母读的。另外,假如你书读得好,光宗耀祖,父母也会高兴,那我觉得这也属于为父母读书,因此说自己为父母读书并不LOW。
用经济学解释婚姻亲情真爱,似乎有点俗。但没办法,经济学就是这样冷冰冰,不介意撕掉包裹着利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这正因如此,经济学被称为“沉闷的科学”(a dismal science)。
但大家或许已经发现,同样的意思,换个说法,人们就会有完全不同的评价。由此,顺便给大家讲一下哥德尔定理。这个定理是说,任何逻辑体系都有一些既无法证伪也无法证实的命题。比如,一个信仰层面的问题,上帝存不存在既无法被证实,也无法被证伪。我建议大家对信仰层面的问题做到和而不同。什么意思?就是你可以不同意对方的观点,但要知道自己为什么不同意他的观点。当然,如果你有能力说服对方,那你的层次就更高了,祝贺你。
第六个模块讨论食品安全和医疗问题。现实生活中,难免遇到吃地沟油、苏丹红的情况。看得开的人或许会说,生老病死,苦集灭道,不足为奇。但我们一般人,毕竟还是希望吃的好一点,安全一点,活得开心一点。所以,我们必须理解和解决这些食品、医疗方面的问题。
以困扰大众的“看病贵,看病难”问题为例,我们首先要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其次是有什么比较好的应对方法?我觉得最紧要的一个问题是如何看待“免费”。我们知道,,国内有些专家主张免费医疗。乍听起来,免费医疗,皆大欢喜啊。
但实际上,免费医疗永不免费!经济学中有一个永恒不变的智慧,叫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互联网时代,虽说羊毛出在羊身上,也别忘了“出来混,总是要还的”:今天给你补贴,明天一定会收回去,只不过收回去的形式会发生变化,所以,天下没有免费午餐的道理永远正确。事实上,你会慢慢发现,越免费的东西本质上越昂贵;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家千万不要贪小便宜。
第七个模块我们聊一聊投资。考虑到大家未来可能会做投资,我想给你们讲一些投资领域的“王道”和“诡计”。
所谓王道,就是价值投资。很多人之所以进入股市,原因是拿着计算器一按,1.01的100次方等于2.7。啥意思,就是说我一次“只赚”百分之一,100次之后,我的资产就能达到原来的2.7倍。对于怀揣着财富梦想而进入股市的人而言,每次“只赚”百分之一,实在是不算贪心了。每次赚一点点的,日久天长,收益就会变成一个天大的数字,这就是所谓世界第八大奇迹,复利定律。
但实际上,知易行难。看看周围的人,真正能享受复利奇迹的人少之又少。为何?因为享受复利奇迹有个前提,你每次都必须“博对”。想象一下,一旦你在市场中“博傻”,即便你每次博对的概率为0.99,连续博对100次的概率是多少?计算器算一下就可以知道,这个概率等于0.366。再想想,每次博对的概率为0.99,这是何等高的要求!一个近乎神仙预知未来的要求!
那怎么做到王道呢,最好的办法是价值投资。真正理解一个公司,理解它背后的企业家,理解它的商业模式,知道它可以满足未来十年之后的社会重大需求。然后,如巴菲特所言,持股到永远。按着这个思路,你能了解的最好的股票,真是你自己。持之以恒,做对社会有价值的事情,你就是在投资你这只潜力股。
市场里面的诡计,就更多了,需要你有火眼金睛去看穿它。比如,某家公司把名字改成了匹凸匹,还有更多的企业在不停地玩“高送转”的把戏。金融学里面有个著名的“美眉”定理--MM定理,说的是在一些前置条件下,公司价值只取决于未来现金流贴现,而与分红方式乃至资本结构无关。“高送转”顾名思义,就是把一股拆成多股,比方说把100元一股的股票变成10元一股。这样一来,企业总股本就扩张了10倍,总价值却丝毫没有增加。
然而,A股偏偏有个非常有趣的现象:狂炒“高送转”。你首先需要理解,为什么时常会疯炒“高送转”。或许是因为中国人骨子里喜欢便宜货,东西变便宜,一定会有更多的人愿意买。假如你只有5000块钱或者10万块钱,那你根本买不起巴菲特几十万美金一股的股票;如果一股一块钱,你就可以买好多手玩一玩了。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
第九个模块讲美国总统特朗普。前段时间,这位商人总统宣布要对中国2000亿美元的贸易产品加征关税。大家不妨思考一下,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川普的一系列举动究竟是理性还是疯狂?这里不展开,但在我看来,这是理性的川普在寻求一个疯狂的标签。
第十个模块是互联网时代的经济逻辑,涉及到网络外部性、双边市场、平台竞争等内容。这是一块很大的内容,我在公众号里面讲了很多,留待以后细讲。急不可耐的,可以先看我的公众号。
第十一个模块讲知识经济。培根曾说,“知识就是力量”。不过,不要百分百接受这句话,它有些武断。看中国的例子,我们就长时间出现和经历过脑体倒挂的现象。那什么情况下知识才有力量?
我们首先会从知识和创新的角度讲一讲“李约瑟之谜”,这是一个令众多中国人都非常疑惑不解的问题。为何中国在古代一直领先全球,但在近代却大幅落后了?进一步,产业革命没有发生在中国,而是首先发端于英国,这个西欧的“边陲岛国”?
另一个问题是知识付费。如今,为知识付费非常常见。我有几个研究生的研究课题就是慕课的冲击,即慕课对老师、学生、教育不公分别有何影响。举个例子,有人做过实验,把人大附中老师的上课内容同步给贵州偏僻地区的部分中学。实验结果表明,接受同步教育的学生成绩,会比未接受同步教育的学生高几十分,因此,慕课或者互联网时代的知识传播会对教育不公平产生深刻影响。对于老师来说,优秀老师的慕课会对于成千上万老师的标准化课程形成替代,所以未来高校老师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生存”。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是上海为什么没有BAT?我们之前在一份报告中,用专利和创业数据,计算了中国城市的创新排名,而在排名前四的城市中,唯独上海没有BAT或BAT之类的企业。实际上,上海不少企业都有成为“BAT”的潜力,但这些企业最终都没能跻身互联网巨头之列,都是在冲顶的时候功败垂成。再一再二可能是特例,但再三再四,背后一定有因可循。
后面三个部分涉及到一些方法论的内容。比如说,我们要动态、全面、有联系的看问题,这也许听着有些空洞,但空洞的内容往往有可能是真理。以动态看问题为例,经济学中的颠倒原理讲的就是静态结果和动态结果往往相反。实际上,古代圣人说的“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对应的就是这个道理。
另一个是勒沙特列原理。这一原理不仅适用于自然科学,在经济系统中也广泛存在,说的是经济系统本身会衍生出某种力量,抵消出现的变化。金本位下,一国的商品价值都用其特有的黄金度量。假设某国黄金储备突然增加,则该国用黄金标价的商品会更加昂贵,从而导致该国出口减少,进口增加,而净出口的降低又会使该国的黄金储备下降。由此可见,一国黄金储备的增加会被经济系统中的某种力量所抵消。上述机制最早由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提出,故被称为“休谟机制”。
第十四个模块讲政策的有效性。经济政策对什么样的人最有效?通过对计划生育政策和个人所得税政策的观察,我们发现,中产阶层最容易受到政策的影响,穷人和富人受到的影响则较小。
最后是第十五个模块,不妨称之为回到原点。我们先要讨论经济学的伦理基础。经济学家常被误认为是不讲道德的,也有经济学家宣称经济学是不讲道德的。这并非事实,也是天大的误解。
现代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了“理性人”假设和“看不见的手”原理。有意思的是,他同时在《道德情操论》中强调了人的道德属性,换句话说,斯密认为每个人既是理性人,又是道德人,“斯密悖论”即由此而来。因此,经济学家并非不讲道德。事实上,每个经济理论的背后都有道德基础,只不过有些被明确地表达出来,有些则没有。
作为一学期课程的结束,我们需要那什么是好的经济学?按照熊彼特在《经济分析史》中表述的观点,好的经济分析应该同时具备历史、理论和统计“三驾马车”。只有放在具体的历史背景中,才能真正理解某个问题的来龙去脉以及其在现实或理论上的重要性。对于具体的经济现象,理论可以让人们透过现象看本质,没有理论的经济分析是肤浅的、缺乏洞见的。任何经济理论,最终都必须经受实践检验,而这就有赖于基于数据的统计或计量分析。以后,大家评判经济分析的好坏,不妨可以上面三点作为参考标准。
 
《五分钟经济学》,是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寇宗来教授推出的经济学系列作品,旨在用通俗的语言、丰富的案例,阐释经济学的思维逻辑和分析方法。
话题:



0

推荐

寇宗来

寇宗来

140篇文章 78天前更新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主要从事产业经济、创新与知识产权、互联网、公司金融等方面研究。 “经济学家不能光做严肃的学术研究,还要普及好的经济学。” 《五分钟经济学》系列作品,旨在用通俗的语言、丰富的案例,阐释经济学思维逻辑和分析方法。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来谈经济(ID:FININD)。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