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读《西游记》,另一个重要疑问是猴子的前世今生。书中写得清清楚楚的是:

猴子是菩提的徒弟;

是唐僧的徒弟;

是猪八戒、沙和尚的大师兄;

做过天宫中管马的弼马温;

在花果山当齐天大圣时,与平天大圣牛魔王、覆海大圣蛟魔王、混天大圣鹏魔王、移山大圣狮驼王和通风大圣猕猴王成为结拜七兄弟;

在五庄观与镇元子不打不成交,也成为结拜兄弟;

按照前面的三圣合一的结论,我们又可以推出,猴子还是老君和弥勒的徒弟。


师傅提携徒弟,不遗余力。

菩提给了筋斗云、七十二变;

老君给了金箍棒、铜头铁臂、火眼金睛。

但这些对于成佛而言,都只是手段。

唐僧啥都不会,啥样成佛;

而成佛之后,各种厉害的手段也就自然都有了。

猴子最终之所以能够成佛,还是因为他是作为未来佛弥勒的徒弟乃至于化身的身份。

按常理说,能够知道猴子这些信息,已经足够多了,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因为到这里还是没有追溯到《西游记》对猴子描述的源头。

简言之,我们必须弄清楚,猴子出世的那块石头到底是什么?

暂不说结论,还是先从猴子出世的原文开始:

【正是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围圆,按政历二十四气。上有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卦。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俱备,四肢皆全。便就学爬学走,拜了四方。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

从这段话可以知道,吴承恩笔下猴子的出身具有明显的道教血统。

说老实话,到现在我依然没有搞清楚三丈六尺五寸高等这些数字是否有特殊的隐喻,但“按九宫八卦”的说法,则显然是道教的特征。

从仙石到仙胞,这种“无中生有”的法子,一如女娲抟土造人,是道家宣称的大本事,也是道家版的创世记。

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老君与女娲关系紧密。

金角、银角大王那一回中,吴承恩借那魔之口说到:

“我这葫芦是混沌初分,天开地辟,有一位太上老祖,解化女娲之名,炼石补天,普救阎浮世界;补到乾宫夬地,见一座昆仑山脚下,有一缕仙藤,上结着这个紫金红葫芦,却便是老君留下到如今者。”

由此基本上可以推断,那块仙石乃是太上老君解化女娲之名而让炼石补天剩下的那块石头。

有意思的是,这个块石头也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红楼梦》的发端。

进一步的证据,能够让一块石头“每受天真地秀”,“遂有通灵之意”,这也是老君的看家本领。

且看他对那个为例无穷的金钢琢的描述:

“这件兵器,乃锟钢抟炼的,被我将还丹点成,养就一身灵气,善能变化,水火不侵,又能套诸物”。

既然老君可以降低锟钢抟炼的兵器还丹点成养就一身灵气,他将一块本来就可以补天的仙石还丹点成具有一身灵气的石猴,也就没有什么困难了。

由此,我们进一步推断,吴承恩笔下的孙猴子,不但身后的法力以及各种法宝,是老君给的,连同他从仙石变到石猴,也是老君的杰作。

下面,我们调转镜头,再看菩提祖师初见猴子石猴的描述:

祖师道:“你父母原来姓甚么?”猴王道:“我也无父母。”祖师道:“既无父母,想是树上生的?”猴王道:“我虽不是树生,却是石里长的。我只记得花果山上有一块仙石,其年石破,我便生也。”祖师闻言,暗喜道:“这等说,却是天地生成的。你起来走走我看。”猴王纵身跳起,拐呀拐的走了两遍。祖师笑道:“你身躯虽是鄙陋,却像个食松果的猢狲。我与你就身上取个姓氏,意思教你姓‘猢’。猢字去了个兽傍,乃是古月。古者,老也;月者,阴也。老阴不能化育,教你姓‘狲’倒好。狲字去了兽傍,乃是个子系。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正合婴儿之本论。教你姓‘孙’罢。”猴王听说,满心欢喜,朝上叩头道:“好!好!好!今日方知姓也。万望师父慈悲!既然有姓,再乞赐个名字,却好呼唤。”祖师道:“我门中有十二个字,分派起名到你乃第十辈之小徒矣。”猴王道:“那十二个字?”祖师道:“乃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十二字。排到你,正当‘悟’字。与你起个法名叫做‘孙悟空’好么?”猴王笑道:“好!好!好!自今就叫做孙悟空也!”正是:鸿蒙初辟原无姓,打破顽空须悟空。

这段话仔细探究,就会发现他与三圣合一的结论非常契合。

首先,“祖师闻言,暗喜道”,这种“揣着明白装糊涂”的写法,是大佬们做事的一贯风格,在《西游记》的描写中随处可见。

很多时候,观音菩萨见到猴子求救时,先是要装着问一下原因。

至于老君,则更是古往今来,东方西方,天上地下的第一影帝。

紧接着菩提祖师给猴子赐姓氏与取法名,则近乎直白地说明了菩提就是老君。

祖师将石头炼成“猢狲”,然后将兽旁去掉,就剩下了“胡孙”。

祖师还帮着我们拆字解释。

胡者,乃是古月。古者,老也。

这时候,再不敏感的人,也应该想到了,老君就是“老”啊,而且还骑着青牛出函关化“胡”了。

菩提进一步解释,狲字去了兽傍,乃是个子系。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正合婴儿之本论。

这就是说,按“婴儿之本论”,猴子乃是他的子孙。

更有趣的是猴子法名的“悟”字辈分。

菩提祖师给猴子起个悟空的名字,这本身没有什么可以值得多说的,论资排辈使然。

但比较蹊跷的是观音给八戒和沙僧分别取名为悟能和悟净。

如果菩提祖师和观音菩萨是分别给弟兄三取名字的,中国的汉字那么多,要达成这种巧合概率太低了。

所谓无巧不成书,知道了前面的三圣合一,以及老君和观音的特殊关系,就知道这种巧合乃是老君和观音之间信息沟通的结果

实际上,即便不用三圣合一的结论,也可以《西游记》可以明确推断,猴子、八戒和沙僧都是太上老君的徒弟。

反过来说,这又进一步支持了三圣合一的通关秘籍。

老君和这弟兄三的师徒关系,可以从他们的武器以及自我介绍中明确推断(八戒和沙僧的故事专门讲)。

先看猴子的金箍棒。话说当时猴子到龙宫淘宝,东海龙王给的三股托天叉和方天画戟,猴子都觉得太轻。

于是,就有了下面的描述:

【正说处,后面闪过龙婆、龙女道:“大王,观看此圣,决非小可。我们这海藏中,那一块天河底的神珍铁,这几日霞光艳艳,瑞气腾腾,敢莫是该出现,遇此圣也?”龙王道:“那是大禹治水之时,定江海浅深的一个定子。是一块神铁,能中何用?”龙婆道:“莫管他用不用,且送与他,凭他怎么改造,送出宫门便了。”老龙王依言,尽向悟空说了。悟空道:“拿出来我看。”龙王摇手道:“扛不动!抬不动!须上仙亲去看看。”悟空道:“在何处?你引我去。”龙王果引导至海藏中间,忽见金光万道。龙王指定道:“那放光的便是。”悟空撩衣上前,摸了一把,乃是一根铁柱子,约有斗来粗,二丈有馀长。他尽力两手挝过道:“忒粗忒长些!再短细些方可用。”说毕,那宝贝就短了几尺,细了一围。悟空又颠一颠道:“再细些更好!”那宝贝真个又细了几分。悟空十分欢喜,拿出海藏看时,原来两头是两个金箍,中间乃一段乌铁;紧挨箍有镌成的一行字,唤做“如意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心中暗喜道:“想必这宝贝如人意!”一边走,一边心思口念,手颠着道:“再短细些更妙!”拿出外面,只有二丈长短,碗口粗细。】

这段话很多人看了也就过了。

但仔细想想,这里面有很多蹊跷之处

第一,好端端的定海神针铁,为何到猴子来临,就开始霞光艳艳,瑞气腾腾?

按照《西游记》里面的逻辑,这只能说是宝贝见到主人的自然反应。

第二,猴子这是第一次见到定海神针铁,为何他说小一点,这个铁柱子就小一点呢?

这么听话,这么宝贝如人意,只有碰到猴子才这样,这是什么道理?

唯一的解释是,猴子本来就知道如意金箍棒的随意变化的口诀。

而这个口诀,显然是从菩提祖师跟前学的。

但《西游记》书中又明明确确地说明,定海神针铁乃是老君亲自打造的。

这样就从这个角度,又进一步论证了菩提即老君的关键结论。

第75回,猴子是这样介绍他的棍子的来历的:

棒是九转镔铁炼,老君亲手炉中煅。禹王求得号神珍,四海八河为定验。中间星斗暗铺陈,两头箝裹黄金片。花纹密布鬼神惊,上造龙纹与凤篆。名号灵阳棒一条,深藏海藏人难见。成形变化要飞腾,飘飖五色霞光现。老孙得道取归山,无穷变化多经验。时间要大瓮来粗,或小些微如铁线。粗如南岳细如针,长短随吾心意变。………”

第88回,猴子是这样介绍他的棍子的来历的:

“鸿蒙初判陶镕铁,大禹神人亲所设。湖海江河浅共深,曾将此棒知之切。开山治水太平时,流落东洋镇海阙。日久年深放彩霞,能消能长能光洁。老孙有分取将来,变化无方随口诀。要大弥于宇宙间,要小却似针儿节。棒名如意号金箍,天上人间称一绝……混沌仙传到至今,原来不是凡间铁。”

这两首诗,明确无误地说明,金箍棒是老君亲自打造的,而长短粗细的无方变化,实际上是要“随口诀”的

为什么猴子能拿到金箍棒呢,因为“老孙得道取归山”,“老孙有分取将来”。

意思是说,猴子一旦学成下山,就“有分”拿着个老君“深藏海藏”的宝贝了。

进一步,为何要把这个宝贝藏得这深呢?

因为“花纹密布鬼神惊,上造龙纹与凤篆”。

大家都知道,私自刻上龙纹和凤篆,不就是要闹革命吗?

这显然是与三圣合一章节关于弥勒信仰的论述高度一致了,而造反当然是需要保密再保密的事情了。

顺带说一下,也正是这一点,说明龙宫乃是老君私自贮藏兵器的地方,而龙王三太子最后之所以能够成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就是对此的奖赏

讲到这里,关于猴子的身世讨论还没有结束。

一个极其重要的疑团是真假美猴王的问题,对此历来争议极大。

而争议的焦点,到底是六耳猕猴打死了齐天大圣,还是齐天大圣打死了六耳猕猴。

这个值得专门讲一次,暂且不讲。

除此之外,还有个问题是就是猴子与摩尼珠的关系。

考证下来,结果也是能够令人大吃一惊。

话说孙猴子大闹天宫,老君抓过来放在八卦炉法力加持,到了七七四十九天,猴子拥有了火眼金睛;

于是老君开炉,猴子顺利出逃。

然后宇宙第一影帝老君做表演了一番,每次看了都会让人捧腹大笑:

“老君赶上抓一把,被他一捽,捽了个倒栽葱,脱身走了。”

但接下来的几首诗就奇了怪了。且看原文:

好猴精!有诗为证。诗曰:

混元体正合先天,万劫千番只自然。渺渺无为浑太乙,如如不动号初玄。

炉中久炼非铅汞,物外长生是本仙。变化无穷还变化,三皈五戒总休言。

又诗:

一点灵光彻太虚,那条拄杖亦如之:或长或短随人用,横竖横排任卷舒。

又诗:

猿猴道体假人心,心即猿猴意思深。大圣齐天非假论,官封弼马岂知音?

马猿合作心和意,紧缚拴牢莫外寻。万相归真从一理,如来同契住双林。

………众雷神莫能相近。真个是:

圆陀陀,光灼灼,亘古常存人怎学?入火不能焚,入水何曾溺?光明一颗摩尼珠,剑戟刀枪伤不着。也能善,也能恶,眼前善恶凭他作。

善时成佛与成仙,恶处披毛并带角。无穷变化闹天宫,雷将神兵不可捉。

当时众神把大圣攒在一处,却不能近身,乱嚷乱斗,早惊动玉帝。遂传旨着游弈灵官同翊圣真君上西方请佛老降伏

这几首关于孙猴子的诗,奇特在哪里呢?

渺渺无为浑太乙,这明明白白是道家,很有太上老君的味道;

但如如不动号初玄,不取于相,这清清楚楚是佛祖的味道。

如果说这个道家就太上老君的话,那这个佛祖又是谁呢?

且看第三首诗的最后一句:如来同契住双林。

这句诗似乎是大有来头的,因为它隐藏了两个与弥勒信仰密切相关的人物。

首先是之前已经提到的浙江奉化的契此和尚。他以谢世偈子说明自己是弥勒化身尚,也就是说弥勒佛笑和尚造型的现实原型。

第二个是双林。那这个“双林”又是啥意思呢?

无独有偶,梁武帝时弥勒教创始人叫傅大士,号双林大士,自称“双林树下当来解脱善慧大士”。

同契此和尚一样,这位双林大士也自称弥勒佛的化身。

这首诗似乎暗示,猴子实际上本来就是弥勒的化身。

紧接着的这句话更加玄幻,似乎说明了猴子是以何种方式与弥勒化身相联系的。

这时候,猴子变成了“圆陀陀,光灼灼”的“光明一颗摩尼珠”。

说实话,摩尼珠蕴含的意象可以很多。

前面已经精提到过,明朝的时候,波斯人创立的摩尼教与白莲教和弥勒信仰相结合,在中国形成了声势浩大的明教,即所谓“光明”也。

如此解释,摩尼珠就是代表弥勒信仰和反叛精神的珠子。

但这和弥勒佛又会如何产生关系呢?

一种可能的猜测是,这个摩尼珠或许是弥勒坐化之后的肉身舍利吧。

最后附带说一下,这里还有句话值得特别注意:

“遂传旨着游弈灵官同翊圣真君上西方请佛老降伏。”

这句话里面,吴承恩杜撰了一个天官叫“游弈灵官”,似乎是在表明,西游记乃是一部权力的游戏而已。

支持原创,点击底部广告


话题:



0

推荐

寇宗来

寇宗来

140篇文章 78天前更新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主要从事产业经济、创新与知识产权、互联网、公司金融等方面研究。 “经济学家不能光做严肃的学术研究,还要普及好的经济学。” 《五分钟经济学》系列作品,旨在用通俗的语言、丰富的案例,阐释经济学思维逻辑和分析方法。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来谈经济(ID:FININD)。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