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开篇申明,本书对《西游记》的任何解读,都是就《西游记》读《西游记》,与佛法僧三宝无关,与道家三清无关,无意冒犯释氏弟子以及全真信徒的任何意思。如我解吴承恩之所说意,既然老君化胡为佛,故《西游记》中的佛与道,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其中的唐僧,非唐僧,名唐僧而已,其不可与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大师混为一谈。其他名实,如来、菩萨,皆是如此。是故,学佛修佛礼佛者,需皈依真正的三宝,切莫以《西游记》为据,当然也不要因为本书的表述方式以及所述观点而犯无妄口戒。

读《西游记》,完美阐释了参禅的三个境界。

第一层,见山是山,西游非常精彩。《西游记》位列中国四大名著,总是值得一看。九九八十一难,师徒一众,降魔伏怪,煞是好看。奇幻无比的想象力,86版的《西游记》连续剧,法力无穷的齐天大圣,精彩绝伦的大闹天宫,对小孩子尤其有吸引力。

第二层,见山不是山,西游浪得虚名。《西游记》里面充满了许多明显的难以自圆其说的逻辑漏洞,让人看了很不以为然。比如说,大闹天宫的孙猴子,厉害得很,“谁都打不过”,但取经途中的孙猴子,却几乎变成了窝囊废,“谁都打不过”。何其前后自相矛盾!这时候,最强烈的感觉是,《西游记》写得实在太烂了,忝列四大名著,纯粹是有名而无实。胡适先生在对《西游记》的成书过程做了详细的考证之后,得出结论:“这部《西游记》至多不过是一部很有趣味的滑稽小说,神话小说;他并没有什么微妙的意思,他至多不过有一点爱骂人的玩世主义。这点玩世主义也是很明白的;他并不隐藏,我们也不用深求”。

第三层,见山还是山,西游玄妙无比。年岁增长,懂得事出反常必有妖。《西游记》,皇皇巨著也。不必怀疑吴承恩的智商和逻辑。这么明显的矛盾,既然我等尔尔之人都可以看出来,难道吴承恩看不出来?如此推断,更加合理的解释,这些看起来自相矛盾的“漏洞”,乃是吴承恩有意而为之,留给后人揭开西游记之谜的通关秘籍。的确,若以某个线索将这些漏洞串起来,就会发现奥妙无穷。这些破绽看起来荒唐,却总是荒唐得前后一致,非常符合逻辑。这时候,禁不住赞叹,吴承恩乃神人也;《西游记》乃神书也;而那些将《西游记》列入四大名著,甚至于将《西游记》列为禁书者,也是真正读懂了《西游记》的神人也。

《西游记》被外国人翻译成《美猴王》(Monkey King),这实在是个不得要领、浅薄蹩脚的翻译。因为这样的翻译,完全没有明白《西游记》到底是在讲什么,以为西游记的核心人物是孙猴子,进而以他的名字来命名这本奥妙无穷的奇书。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这个翻译境界,大概等同于86版电视剧《西游记》,是拍给小孩子看热闹的;而《西游记》真正要表达的内容和境界,远在其上,完全不是一个层次。很多人或许都看过一部制作精良、风靡全球的玄幻电视剧《权力的游戏》(Game of Thrones)。笔者看来,《西游记》最好的翻译,就是《权力的游戏》。

此做何解?因为“西游记”是一部“西天的游戏的记录”。

首先,“西”者,至高权力也。读《西游记》的人都知道,居于西方极乐世界的如来佛,最为神通广大,佛法无边,天界凡间,一切尽在如来神掌的权力管辖之下。猴子再法力高强,遇到如来佛,也只能乖乖地被压在五行山下,而一张六字真言帖,唵嘛呢叭mi吽,只有钦定的金蝉子转世的毫无法力而言的取经僧唐玄奘方可揭下来。

其次,“游”者,非行游,而是游戏也。这个“游”的,不同于《徐霞客游记》,而是与著名的折子戏《游龙戏凤》异曲同工。表面上,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的确是一个漫长“游历”,而且毫无疑问,吴承恩在写作西游记时,肯定熟读了《大唐西域记》,也对之前民间流传的取经故事了如指掌,但这些都只是表象。因为如此跋山涉水,矢志不渝,根本目的当然不是“旅游”,而是“取经”,是对最高权力的膜拜之旅。

再次,整个取经过程,乃是观音领如来之命而精心设计一出折子戏,是一个从开始就知道结局的游戏一场,也是干部提拔之前的镀金之旅。所谓九九八十一“难”,实际上是九九八十一个镀金履历,少一个都都不行。一旦菩萨迷糊算错数少了一“难”,则立即展开补救措施,“节外生枝”补上一“难”,因为这样方能“九九归真”,“功德圆满”,立地成佛。《西游记》终,唐僧和猴子修得正果,分别名为“旃檀功德佛”和“斗战胜佛”,恰好位居菩萨之首的观音之上。对于取经成功,唐僧和猴子的贡献,远在观音之下,倘若论功行赏,他们果位反居菩萨之上,岂不谬哉?!唯一合理的解释,能否成佛,取决于出身,而非能力与贡献。明面上写得清清楚楚的,唐僧原本就是现在佛释迦牟尼佛的高徒“金蝉子”;而暗藏玄机需要推断才能知道的,猴子实则是未来佛弥勒尊佛的高徒“摩尼珠”。

解读《红楼梦》,关键在于破解“判词”蕴含的玄机;类似地,解读《西游记》,关键则在于破解“漏洞”背后的玄机。解读《西游记》,最大的发现乃是菩提老祖、太上老君和弥勒尊佛的三圣合一。一旦知道了这个三圣合一,则立即会发现,《西游记》中所有明显的“漏洞”,都是“错”得非常玄妙,具有高度的逻辑一致性。《西游记》中的诸多自相矛盾之处,知其然者谓之“漏洞”,而知其所以然者谓之“通关秘籍”也。

一般人读《西游记》,基本上都忽略里面成段成段的诗句。若从文学品味视之,这些诗句大都没有什么看头。但若要窥得西游玄机,这些诗却是需要细读的。为何这么说?因为这些诗句大都是演戏的正反两方见面之后的自报家门,或者是对某个演员或者桥段所做的点评,其中往往会有意地、轻描淡写地透露一些常人并不注意的关键线索。比如,若不细读这些诗句,你不会知道如意金箍棒原来就是太上老君亲手炼就送给孙猴子的武器,而这又进一步可以用来佐证他们之间的师徒关系;你也不会知道孙猴子原来是“圆陀陀,光灼灼”的“光明一颗摩尼珠”,而这又可进一步用来佐证他与弥勒和老君之间的师徒关系。

在我看来,解读《西游记》,最好的、也最可靠的方法是“以经解经”,“一以贯之”,即通过《西游记》本身前后各个章节之间相互引证,而不能引入其他志怪小说进行附会。特别需要反对的是以封神来解西游,因为吴承恩的《西游记》成书在许仲琳的《封神演义》之前。神仙鬼怪,本来就被赋予了许多超自然、超人类的能力,可以呼风唤雨,可以移形换影,可以无中生有,可以从有到无,一句话,能够依着作者编故事的需要而随心所欲。由此,一旦不同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不同,即便同一个神仙鬼怪,在不同的志怪小说中会有完全不同的阐释。本来就以荒唐,再把多个风马牛不相及的小说拉在一起“关公战秦琼”,就完全乱了套,而由此附会出来的各种解释,也就完全没有了可信性。

《金刚经》有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看破了《西游记》的玄幻表象,就知道玄奘取经和神仙鬼怪只是吴承恩拿来叙事的幌子,因而其中出现的各种神仙鬼怪,并不是什么神仙鬼怪,而是我们在大千世界中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众生相。话不重说没说头,以我解吴承恩所说意,其中的如来、唐僧、菩萨,非如来、唐僧、菩萨,名如来、唐僧、菩萨而已。

《西游记》中,从玄奘离开长安,到西天取经回来,总共十四年时间。天上一年,地下一年。凡间十四年时间,就是天上的两周时间。因而,《西游记》的本质,乃是释迦牟尼佛着观音菩萨操办的、为期两周的、旨在庆贺金蝉长老和齐天大圣加冕成佛的折子戏。这出戏名为《西游记》,又名《权力的游戏》,又名《官场现形记》。

话题:



0

推荐

寇宗来

寇宗来

140篇文章 78天前更新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主要从事产业经济、创新与知识产权、互联网、公司金融等方面研究。 “经济学家不能光做严肃的学术研究,还要普及好的经济学。” 《五分钟经济学》系列作品,旨在用通俗的语言、丰富的案例,阐释经济学思维逻辑和分析方法。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来谈经济(ID:FININD)。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