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五分钟经济学》,是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寇宗来教授推出的经济学系列作品,旨在用通俗的语言、丰富的案例,阐释经济学的思维逻辑和分析方法。

 

 提要:优势原理要求,任何人,企业乃至国家,要想获得成功,最好是做自己相对擅长的事情。而要知道自己相对擅长什么,则需知己知彼;所谓比较优势,就是比较之后才能知道的竞争优势。

 

人人渴望成功,也时时面临选择。大到一生的职业规划,小到一天的时间安排,正是这无数个选择,最终决定了成功与否。但如何成功?虽说爱拼才会赢,但格局决定大小,方向决定成败。格局不够,方向搞错,再努力,再拼命,最终只能落得个事倍功半,甚至于越拼越输的结果。

作为一门研究约束下最优选择的学问,经济学有很多智慧;但从实践角度看,最为重要的原则,非比较优势原理莫属。比较优势原理意味着,任何人,企业乃至国家,想获得成功,最好是做自己相对擅长的事情。而要知道自己相对擅长什么,则需知己知彼;所谓比较优势,就是比较之后才能知道的优势。

讨论比较优势,至少要牵涉到两个人,两件事。男耕女织是个很好的例子。这里面有两个人,一个是牛郎,一个是织女;这里面也有两件事儿,一个是耕田,一个是织布。牛郎织女,要吃饭穿衣,要养儿育女,当然是希望粮食和布匹都越多越好。但怎样做才更好呢?耕田需要体力,织布需要细心,传统社会的分工方式已经给出了最优答案:男耕女织。

不妨假设,牛郎一天能耕两亩地,织女一天只能耕半亩;织女一天能织1匹布,而牛郎只能织半匹。这样算来,牛郎在耕地方面的效率是织女的4倍,而在织布的效率上只有织女的一半,所以,牛郎耕地,织女织布是符合比较优势的最佳选择。

看了这个例子,肯定有人会说,上述分工模式是基于绝对优势,而非比较优势的,毕竟牛郎是耕地行家,而织女是织布能手。但实际上,即便假设条件放得更松一些,还是能够得到男耕女织的结果。不妨换一下假设,牛郎一天能耕两亩地,织女一天只能耕半亩;织女一天能织1匹布,而牛郎却可以织2匹。很显然,此时牛郎内外兼修,在耕地和织布上都比织女强(可能是仙女下凡,神功荒废啦),但小两口一合计,牛郎在耕地方面,效率是织女的4倍,而在织布方面,却只有织女的2倍,所以,尽管织女在任何一个方面都没有绝对优势,但在织布上还是具有比较优势的。所以,为了家庭收益最大化,还是牛郎出去耕地,织女在家织布。

当然,如果继续改变假设,分工结果就可能发生变化。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木兰辞》恰好可以借来一用。“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开篇一句话,说明花木兰是个织布能手。但为何“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因为“昨天见军帖,可汗大点兵”,而“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虽然木兰织布比姐姐弟弟都强,但鉴于弟弟年幼无知,姐姐长于梳妆打扮,木兰在从军方面具有比较优势,故只能“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从后面的诗词,“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可知花木兰不但有个姐姐,也还有个弟弟)

说完了虚假的例子,回到现实。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已近40年;究其原因,按照林毅夫教授的说法,最重要的或许就是中国放弃了原有重工业导向的赶超战略,充分发挥了自己在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的比较优势。这是因为,改革开放初期,中国资本奇缺,又有大量廉价劳动力,因为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企业在生产更多使用劳动要素的产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当然,近年来,随着劳动力价格急剧上升,中国在劳动力密集型方面的比较优势迅速降低,这也是国家为什么开始强调创新驱动的根本原因(要理解这一点,请参见前面的勒沙特列爱原理)。

强调比较优势,不是说符合比较优势,就必定能够成功。实际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功的唯一判据是能否获得“绝对优势”,哪怕是在一个很小的细分市场。这么说,当然不是否定比较优势,因为符合比较优势,最有可能获得绝对优势。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最终能否成功,不光看方向,看努力,还要看运气,也就是通常所谓的“福报”吧。

上天让某些人天赋异禀,做任何事都能“随随便便成功”,这似乎是非常不公平的。但另一方面,每人每天都只有二十四小时,一生也不过百年尔尔,能力再强,权力再大,也终将归于尘土,得到的多,失去的也多,这看起来又是很公平的。

话题:



0

推荐

寇宗来

寇宗来

140篇文章 78天前更新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主要从事产业经济、创新与知识产权、互联网、公司金融等方面研究。 “经济学家不能光做严肃的学术研究,还要普及好的经济学。” 《五分钟经济学》系列作品,旨在用通俗的语言、丰富的案例,阐释经济学思维逻辑和分析方法。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来谈经济(ID:FININD)。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