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勒沙特列爱原理不但适用于自然科学,在经济系统中也普遍存在。面对任何变化,经济体系都会衍生出某种力量,以抵消这种变化。这也可以称为经济体系的惯性原理。
只要高中化学还没完全还给老师的,大概都对勒沙特列爱原理有点印象。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可逆反应2NO2==N2O4,两摩尔的二氧化氮(NO2)加压之后会变成一摩尔的四氧化二氮,这种变化方向是在抵消压强增加的冲击。类似的机制是物理学中的感应电流。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比如突然切断电流),就会产生感应电流,而根据楞次定律,感应电流所产生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实际上,勒沙特列爱原理不但适用于自然科学,在经济系统中也普遍存在。面对任何变化,经济体系都会衍生出某种力量,以抵消这种变化。这也可以称为经济体系的惯性原理。
金本位下的国际贸易是个绝佳例子。金本位下,每个国家的商品价值都是用其所持有黄金所度量的。假设某个国家突然黄金储备增加,则该国商品用黄金标价就变得更加昂贵,进而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下降,出口减少,进口增加;出口意味着黄金流入,进口意味着黄金流出。由此可见,某个国家黄金储备增加,经济体系会自然衍生出一种力量来抵消这种黄金储备增加。上述机制,经济学中称为物价–现金流动机制”,是伟大的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于1752年提出的,故又称“休谟机制”。但很显然,这是勒沙特列爱原理的一个特例。
浮动汇率制度下,“休谟机制”同样存在。一个国家净出口增加,汇率就会升值,汇率升值反过来又会抵消出口增加。固定汇率制度下,“休谟机制”似乎失效,实则不然,只是换了方式而言。因为,净出口增加,意味着外国消费者需要兑换更多本币购买产品,本币将有升值压力;要维持本币汇率不变,央行就必须干预外汇市场,投放更多本币,基础货币增加导致通货膨胀,即本国商品以本币标价上升;而给定固定汇率,这也就意味着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相对下降。由此可见,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休谟机制或勒沙特列爱原理依然存在。进一步,贸易失衡时,贸易逆差国对贸易顺差国进行反倾销、设立关税以及非关税贸易壁垒,都可以理解为勒沙特列爱原理的不同表现形式。
更进一步,勒沙特列爱原理也适用于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俗话说,富不过三代,道理正是如此。含着金钥匙出生,一般都从小缺乏竞争洗礼,慢慢地就会丧失前辈的创业守业技能。长此以往,就如孔尚任在《桃花扇》中所述的,“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