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五分钟经济学》,是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寇宗来教授推出的经济学系列作品,旨在用通俗的语言、丰富的案例,阐释经济学的思维逻辑和分析方法。
 

比价原理是市场定价的普遍规则,其短期效应尤其明显,对于判断股票价格走势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考虑两个锂矿公司AB,现在A发现了一个新的锂矿,市场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对于A公司而言,发现新的锂矿当然是重大利好,公司估值上升,股价上涨升合情合理。关键的问题是,B公司股价会做出何种反应?

从市场竞争角度看,A公司和B公司是竞争对手,A公司竞争力增强,B公司的竞争力相对下降,按道理估值下降和股价也应下行。但实际上,随着公司A股价上涨,B公司股价一般也会随之上涨。这就是比价效应的威力。

为什么会有比价效应?主要是在于信息的识别和传播存在时滞。市场中有许多投资者,他们可能并不清楚,A公司股价上涨到底是因为其个体原因还是行业整体原因;看到A公司股价上升,他们会误以为这是因为锂电池行业出现了某种利好冲击,因而也会相应地提高对B公司的估值。

但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知道,A 公司股价上涨是因为它发现了锂矿,而不是行业整体因素。这时候,他们就会逐渐认识到,A公司估值上升是合理的,B公司估值上升则是市场超买的结果。于是,各公司的价格走势就会出现分化,而价格分化的速度,与市场信息的传播和消化速度成正比。

比价原理背后,更深层次的是均衡原理。同一行业内,各企业是相互竞争的,能够共存,说明它们已经达到了某种均势,每个企业就可以作为其它企业估值的重要参考。所以,同一个公司,一旦市场对其估值的参考点发生变化,即便其业绩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其股价也会发生剧烈变动。这或许就是许多A股企业为什么热衷于改名的原因。尽管光改名字不变业务内容,对于公司长期发展没有什么帮助,但在短期,尤其是与息模糊程度很高的某种概念关联时,改名伴随的炒作效应却是实实在在的。

话题:



0

推荐

寇宗来

寇宗来

140篇文章 78天前更新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主要从事产业经济、创新与知识产权、互联网、公司金融等方面研究。 “经济学家不能光做严肃的学术研究,还要普及好的经济学。” 《五分钟经济学》系列作品,旨在用通俗的语言、丰富的案例,阐释经济学思维逻辑和分析方法。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来谈经济(ID:FININD)。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