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五分钟经济学”之十七
《五分钟经济学》,是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寇宗来教授推出的经济学系列作品,旨在用通俗的语言、丰富的案例,阐释经济学的思维逻辑和分析方法。
提要:关于企业家精神的阐释,影响最大的或许要数熊彼特和柯兹纳。
“熊彼特企业家”把经济从均衡状态拉到非均衡状态,而“柯兹纳企业家”则把经济从非均衡拉回均衡状态。正是这两种企业家的互动,造成了均衡-非均衡-均衡…的经济演进。
改革至今,中国经济要持续增长,必须由成本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伟大转换;而从企业家精神角度看,即要实现从柯兹纳到熊彼特的伟大转换。
现在,很少有人否认企业家精神的重要性,但关于企业家精神的内涵,却有很多种不同的理解。
早在十八世纪,经济学家坎蒂隆就讨论了企业家的内涵,并将其阐释为“风险承担者”。但公认为,企业家一词普遍使用,与法国经济学家萨伊密切联系。企业家(Entrepreneur)一词本身就是从法语借过来的,字面含义是“项目承担者”。
谈到企业家,人们脑海中自然浮现出乔布斯、马斯克、马云、马化腾……这些神人的确是企业家,但企业家远远不限于这些人,企业家精神也不一定与“企业”相关。
任何打破常规,实现超额收益的人,都可以视为企业家。所谓企业家,实际上是“创业者”,企业家精神应该称为“创业精神”。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大汉冠军侯霍去病,“年少轻狂”,大胆改变对匈奴作战的固有方式,主动出击,千里突袭,马踏飞燕,封狼居胥,充满了军事创业精神。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在当时的国内国际政治格局下,划出这样一个圈,需要巨大的政治创业精神。
在学理上,关于企业家精神内涵的阐释,影响最大的或许要数两位奥地利学派的传人,熊彼特和柯兹纳。

在熊彼特的发展理论中,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占据核心地位。企业家的天职是创新,而经济增长在本质上是一个创造性破坏的过程。之前提过,熊彼特所谓的创新,不限于技术创新,而是一个更加宽泛的经济概念;任何新产品、新生产流程、开辟新市场、控制要素来源、以及新组织都是创新。

在柯兹纳的理论体系中,企业家是“套利者”;如果经济处于非均衡(disequilibrium)状态,就存在套利机会,而企业家的工作就是抹平这些套利机会。
所以,熊彼特企业家是把经济从均衡状态拉到非均衡状态,而柯兹纳企业家则是把经济从非均衡拉回均衡状态。正是这两种企业家的互动,造成了均衡-非均衡-均衡…的经济演进。
改革之前,中国经济基本上与世隔绝,造成了严重的非均衡和巨大的套利机会。融入国际分工体系,挖掘比较优势,就是一个抹平套利机会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积极者看到了巨大的制度红利,消极者看到了严重的“资源配置扭曲”(resource misallocation)。
改革至今,中国经济要持续增长,必须由成本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伟大转换;而从企业家精神角度看,即要实现从柯兹纳到熊彼特的伟大转换。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